走進懷遠縣萬福鎮回民新村,干凈整潔的村內道路兩側,嶄新的宣傳牌上寫著“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宣傳標語,讓人迅速感受到濃濃的民族同心、共建家園的和諧氛圍。作為懷遠縣唯一的少數民族村,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見證著中華民族親如一家的溫馨與和諧。這是萬福鎮推進民族融合、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的喜人成果。
回民新村位于萬福鎮西南,西鄰蒙城縣羅集鄉,近年來,萬福鎮從鄉村振興、經濟發展、文化鑄魂、民族交融等方面進行探索,全面鑄牢各族干部群眾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今,回民新村已成為懷遠縣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行政村,各族群眾長期互相尊重、和諧共處,已然是一個氣氛融洽的和睦大家庭。
回族群眾具有牛羊養殖的傳統優勢,但以前都是一家一戶分散養殖、粗放管理,經濟效益較低,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差。近年來,萬福鎮黨委、鎮政府引導該村充分利用政策優勢與統戰資源優勢,構建幫扶機制,以少數民族村為載體、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為基礎,加大項目建設,帶動養殖產業發展。如今的回民新村,30多座養牛鋼構大棚一座連著一座,一頭頭肉牛膘肥體壯,科學投喂和養殖設備一應俱全。此外,還建成綠湖肉牛養殖場和鴻福肉牛養殖公司兩大養殖企業,并不斷做大做強,目前全村肉牛年出欄量達3000余頭,產值達6000萬元。鴻福肉牛養殖公司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一戶一頭?!表椖?,承擔代養期間所有養殖風險,進一步帶動了養殖戶穩定增收。
圍繞肉牛養殖產業鏈的綠色發展,鴻福肉牛養殖公司增加有機肥生產線,把畜禽糞便和農業廢棄秸稈變廢為寶,并利用牛糞進行立體蚯蚓養殖,實現棚下蚯蚓棚上絲瓜雙豐收。2025年為了擴大蚯蚓養殖優質項目,村“兩委”申請民族項目資金150萬元,建設蚯蚓養殖大棚30余畝,該項目的實施將為回民新村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優質的飼養帶來優質的產品,綠福牛、羊肉供不應求,民族特色餐飲業也紅紅火火,十里八鄉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通過培養肉牛養殖產業鏈,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回民新村將盡快實現肉牛產業“億元”總產值強村目標。
為改變村容村貌,提振群眾“精、氣、神”,萬福鎮堅持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傾力打造民族特色村,申請項目資金309萬元用于修建道路、下水道、文化廣場、路燈、公廁等民生工程。利用上級扶貧資金135萬元為回民新村建光伏發電站、扶貧大棚,村每年資產收益14萬余元,廣大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共同信念更加堅定。
強村富民的同時,回民新村堅持黨建引領,扎實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不斷完善“黨建+民族團結”工作機制,豐富創建載體,利用“三會一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學習大講堂、“農民夜校”等形式,教育引導村民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黨群服務中心為載體,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以“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為主題的戲劇表演、文藝匯演、歌詠比賽等活動,唱響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王蕊 王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