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屏幕取代了傳統“看水”,數據成了新型“飼料”。在五河縣,數據賦能正讓傳統水產養殖業煥發新生。日前,記者從五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通過引入智慧養殖體系和數據資產化管理,全縣螃蟹產業年產值4.5億元。
據統計,五河縣目前從事螃蟹養殖的農戶超過400戶,養殖總面積達8.1萬畝,年產量4600噸。這一顯著經濟成效的背后,是科技對傳統養殖模式的深度改造。當地推廣的智慧養殖體系,能夠對養殖水體的溫度、含氧量等7項關鍵指標進行實時監測與科學調控,使螃蟹成活率提高了10%,餌料投放精準度提升了25%,能耗降低了18%,為養殖戶帶來了切實的增產增收。
除了生產環節的提質增效,五河縣還在數據資產保護方面邁出創新步伐。當地鼓勵養殖合作社系統整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質監測、質量檢驗等核心數據,并申請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將無形數據轉化為有形資產。目前,全縣已有3家合作社成功完成登記,為全省同行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當前,五河縣正積極探索“數據賦能地標”發展模式,旨在推動形成“生產產生數據、數據反哺生產”的良性循環,持續提升地方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與品牌影響力。(王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