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知道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建筑,體現了少數民族同胞的生存智慧?!比涨?,小蚌埠鎮統戰之家傳來陣陣歡笑,“籽籽同心一家親·‘童’心共繪團結夢”系列活動正在舉行。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孩子們將手工材料包組裝成一棟棟精美的民族建筑,“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種子隨著建筑模型的誕生悄然扎根。在游戲環節,通過歡樂的“投福包”游戲,大家互相幫助、彼此喝彩,團結的暖意像“福包”一樣穩穩落在孩子心田。
近日,全市各地依托社區活動室、圖書館、博物館等場所,以“暑期課堂”為載體,聚焦青少年群體的交流與成長,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通過民族文化展示、非遺手工藝體驗、民族團結故事分享、結對幫扶實踐等交融活動,營造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濃厚氛圍,讓各族青少年在共學共建中深化情感認同,在交流實踐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凝聚起同心筑夢的青春力量。
淮上區在小蚌埠鎮“統戰之家”舉辦4場“籽籽同心一家親·‘童’心共繪團結夢”系列活動,開啟了一場民族文化之旅。從“非遺臉譜”沉浸式體驗、民族團結故事我來講、民族團結知識競答、創意手工制作到抱團游戲的溫暖互動,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拓展了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深度,讓民族團結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長。在圖書館舉辦了“非遺課堂”,邀請轄區內不同民族青少年開展編制中國結非遺體驗活動。社區志愿者深入淺出地介紹中國結的文化內涵和美好寓意,耐心指導孩子們用紅繩編制出“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民族團結中國結?!凹t領巾”初心社舉辦了“穿越烽火線——抗戰勝利80周年闖關挑戰”活動,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闖關挑戰”形式,巧妙設計了6道關卡,將悲壯的抗日戰爭史轉化為可感可觸的實踐課堂。
蚌山區湖濱社區中心金恒社區活動室內艾香裊裊,一場別開生面的“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非遺手作古法艾條制作”活動在這里舉行。活動邀請轄區各族青少年居民共同參與,通過體驗傳統技藝,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活動中,社區志愿者首先向參與者介紹了艾草的文化內涵和藥用價值,從“艾葉飄香傳千年”的故事切入,生動講解了中醫藥文化中的民族智慧。隨后,在非遺老師的指導下,大家親手揉捻艾絨、卷制艾條,在一搓一捻間體驗古法技藝的精妙。各族青少年圍坐一堂,互相協作,不僅學習了傳統手藝,更在互動中深化了“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團結情誼。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淮河社區中心萬榮社區,通過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活動,各族青少年共同演唱歌曲《愛我中華》。社區工作人員以“民族團結一家親、攜手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方式,給孩子們講解民族政策、歷史典故以及風俗習慣,告訴孩子們要爭做促進民族團結好少年,尊重團結身邊的各民族同學。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分享環節,三位青少年代表分別分享了動人的團結故事,讓平等、團結、互助的理念深植于各族青少年心間,成為滋養青春成長的蓬勃力量。
禹會區組織轄區各族小朋友走進市博物館,開展“走進博物館非遺集市 共繪文化同心圓”主題參觀活動?;顒蝇F場,非遺傳承人帶來了草編、糖畫、捏面人、剪紙等多項傳統技藝展示。在草編攤位前,孩子們認真觀察傳承人手指翻飛,將普通的麥稈編織成螞蚱、籃子等精巧物件;糖畫師傅以糖為墨、以勺為筆,在石板上勾勒出蝴蝶、生肖動物等圖案,剛完成便被孩子們小心翼翼捧在手中。此次活動讓各族青少年近距離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動手體驗與互動交流中,不僅加深了對非遺技藝的了解,更在心中種下了文化認同與民族團結的種子。
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活動,讓參與者在沉浸式體驗中增強文化自信,感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深厚底蘊。當前,我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已全面啟動,圍繞“淮畔石榴紅 同心筑夢行”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更多平臺,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基層絢麗綻放。(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