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獨居老人看病得了20分,加上之前參加政策宣傳的10分,剛好能換一次艾灸服務,這積分真是越攢越有勁!”蚌埠市蚌山區青年街道同樂園社區的劉大爺在智慧社區平臺上查看著自己的積分,笑得合不攏嘴。這個溫馨的場景,正是青年街道將民政服務與積分制深度融合、激發社區治理新活力的生動縮影。
小積分撬動大參與,激發社區新活力
“過去開展民政服務,居民往往處于‘被動配合’狀態,比如組織探訪獨居老人,志愿者經常湊不齊?!睘槠平膺@一難題,2024年街道創新推出“民政服務積分制”,將居民參與助老扶幼、矛盾調解、政策宣傳等社區事務轉化為可量化的積分。無論是老舊小區停車、電梯加裝,還是物業費收取等民生議題,居民只需通過智慧社區平臺的“群眾呼聲”“協商議事”等板塊提出建議,經社區審核后即可獲得相應積分。積分不僅可在“時間商鋪”兌換米、油等生活用品,還可優先享受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兒童托管體驗課等專屬福利,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參與積極性。
精準服務回應需求,智慧賦能民政工作
積分制不僅激勵居民參與,也為街道民政工作提供了“智慧導航”。通過大數據分析積分兌換情況,街道能夠精準識別不同群體的需求:老年人更青睞維修、理發等服務,年輕家庭則對親子類活動積分需求旺盛。針對這一特點,街道及時優化服務供給——在三個社區新增“便民服務驛站”,每周安排專業人員提供積分兌換服務;在南山社區推出“暑期親子積分課堂”,家長帶孩子參與公益活動可累積積分,兌換繪本借閱卡等?!耙郧笆俏覀兺浦兆?,現在是服務跟著需求跑。居民滿意,我們工作也更有方向?!币晃簧鐓^網格員如是說。
共治共享新格局,匯聚社區向心力
如今,行走在青年街道,積分制帶來的新變化隨處可見:中平小區內,退休劉阿姨正陪同獨居老人散步;南山社區3Q調解室里,“積分達人”王師傅運用法律知識成功化解鄰里漏水糾紛;奮勇小區中,志愿者積極參與困難家庭走訪與救助信息核實……截至目前,街道已為6642戶家庭建立積分檔案,累計積分超24萬分,居民主動參與民政服務人次同比增長70%。“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塊累計發布需求2546條,參與超6000人次,存儲時間2932.5小時,兌換服務3000余次,有效解決了孤寡、獨居和高齡老人的就餐、照料及心理疏導等問題。
“積分制就像一條紐帶,將民政工作與居民需求緊密相連,讓‘社區事’真正變成了‘自家事’?!毕乱徊剑嗄杲值缹⒗^續拓展積分應用場景,讓每一份參與都有溫暖回應,每一份奉獻都能激發回響,在民政服務與居民共治的良性互動中,繪就更加溫暖、和諧的社區治理新畫卷。(李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