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在皖北懷遠的千年古鎮龍亢,新四軍淮上辦事處舊址紀念館見證著一段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這里有一位普通的講解員——萬明月,她扎根于此十三載,用青春講述革命烽火,將紅色基因的種子播撒進萬千心靈,以實際行動為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書寫生動注腳。
初心如炬,從懵懂到堅定的紅色傳承者。1990年出生的萬明月,也曾是懵懂少年。2012年春,得知家鄉的新四軍淮上辦事處舊址紀念館急需要招募志愿者時,一種使命感驅使她毅然加入。面對浩繁史料和新四軍老戰士殷切的目光,她意識到肩上擔子的分量:“賡續紅色血脈,加強國防意識,我們要將‘紅色種子’根植于青少年心中?!?/p>
萬明月正在給小學生講解英雄事跡。
為了講好紅色故事,萬明月全身心投入,她騎單車走鄉串戶,尋訪老戰士,挖掘第一手史料;她自費赴外地學習取經,苦練普通話,精研講解技巧。她不止于講述史實,更注重詮釋精神內核。在彭雪楓將軍三次進軍淮上的壯舉中,她深刻解讀其中的軍民魚水深情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使之成為激勵后人的精神力量。
她的努力讓紀念館煥發新生機,參觀者絡繹不絕,青少年群體顯著增多。萬明月也在實踐中日益成熟,成為國防教育的積極傳播者和踐行者。
延伸陣地,讓“紅色火種”燎原四方。2020年,萬明月發起組建“明言·紅色印記”志愿者講解服務隊。2022年,她又帶領黨員、教師、退役軍人等組建“老槐樹下紅色宣講隊”,主動走出紀念館,將課堂搬進校園、社區,更送進軍營。
在蚌埠鳳陽路第一小學,她精心設計《革命精神永不忘》課程,用先烈事跡點燃少年愛國熱情,播撒國防種子?!耙尯⒆觽兠靼祝裉斓暮推桨矊幨菬o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珍惜當下,努力學習,未來報效祖國!”這也是她不變的信念。
站在武警懷遠中隊官兵面前,她講述的英雄事跡和軍民團結的光榮傳統,深深觸動著當代軍人的心靈。她用鮮活事例闡釋軍人肩負的責任與榮光,激勵官兵苦練精兵、提升打贏本領,忠誠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案锩鼞馉幠甏?,軍民同心御外侮;和平建設時期,軍民攜手筑長城?!彼脑捳Z,堅定了官兵們矢志強軍的決心。
守正創新,讓紅色教育更“活”更“燃”。萬明月積極探索國防教育與時代特點、地方特色的結合點,創新推出“紅色育人”“特色育人”系列課程,將《塑造好聲音》《趣味形體禮儀》等融入革命故事講述,讓紅色教育更接地氣、更具吸引力。她還參與策劃“紅色主題街區”,推動紅色文化有機融入城市建設,讓紅色基因在潛移默化中滋養人心。
萬明月向游客開展國防教育。
十三年來,面對多家單位拋來的橄欖枝,萬明月始終選擇堅守?!笆粍擆^老前輩自籌經費守護這份紅色記憶,我要像他們一樣,守護好這片熱土,傳承好這筆精神財富?!彼膱允刳A得了廣泛贊譽,先后榮獲“蚌埠市優秀文明導游員”“安徽省最美志愿者”等稱號。但對她而言,最珍貴的“勛章”是游客感動的淚水,是孩子們立志報國的誓言,是人民群眾對國防事業日益加深的理解與支持。
如今,新四軍淮上辦事處舊址紀念館門前老槐樹下,萬明月的身影依然堅定,她的講解聲持續回響。這是千千萬萬默默耕耘在國防教育一線工作者的縮影,他們扎根基層,用赤誠之心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