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朝陽街道紅旗里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網格化治理為載體,以“四診”工作法為抓手,推行“網格日記”工作制,以“記”為手段,“辦”為目的,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為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米”注入新動力。
強化網格巡查 有問題早發現
為全面了解轄區居民需求,社區充分發揮網格員力量,結合“三六六”巡訪,組織轄區網格員在轄區內進行全面走訪、巡查,收集社情民意,隨手解決力所能及的環境問題、安全隱患、不文明行為、鄰里糾紛等事項;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登記,做到對轄區各類人群、各類事件底數清、情況明。撰寫“網格日記”,詳細記錄網格員走訪事項及內容。做到問題早發現、早預防、早解決;對于發現的各種問題和安全隱患無法當時解決的,及時與物業和相關部門進行聯系上報,并將不定期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回頭看,督促問題按時整改,確保問題整改到位,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的滿意度。
建立三色臺賬 救急難互幫助
社區始終將走訪居民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由專職網格員每周對自己管轄兼職網格員登記的事情進行分類,并就重點人群、重點事項進行逐一走訪,共同協商解決群眾困難;同時,為轄區的空巢老人、失獨老人、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建立三色臺賬詳實記錄家庭情況,并為特困家庭、失業人員、矛盾糾紛、空巢老人、殘疾家庭、矯正幫教、精神障礙患者等人員提供六必訪服務,增進居民的溝通,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社區積極參與“愛心一日捐”活動,同時鼓勵社會各方力量開展各種各樣的捐贈活動,廣渠道多途徑籌集資金。以結對幫扶的形式組織黨員志愿者,針對受困群體送物資、送信息、送健康、送服務、送政策等,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優化陣地建設 提升服務水平
社區按照“八有八建”標準,堅持以“服務好居民”的理念,以實用為原則,結合轄區特點和居民實際需求,因地制宜進行改造提升,精簡整合社區辦公空間,整合戲曲排練室、舞蹈室、婦聯之家、老黨員之家、書法課堂、圖書閱覽室等功能室,推動各項綜合服務功能在黨群服務中心“應融盡融”。打造集便民服務、民主議事、公益活動、文化娛樂、文明實踐于一體的黨群服務陣地,將更多空間用于服務居民、開展集體活動,成為能滿足不同年齡、職業黨員群眾需求的“一站式”服務陣地。不定期舉辦讀書會、親子伴讀、非遺文化傳承、文藝演出、健康講座、科普實驗活動、創業技能培訓,讓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的同時,也促進鄰里關系升溫。
建立應急機制 兜住安全底線
社區緊緊圍繞“治理隱患、防范事故”為主題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工作,并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延伸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努力營造“人人有壓力、個個擔責任、事事講安全”的良好氛圍。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下足“繡花功夫”,將問題隱患扼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重點關注“九小場所”,確保隱患排查“無盲區”“無死角”。切實堵住安全漏洞,確保問題隱患早發現、早整改、早消除,做到全面的安全“體檢”。定期舉辦網格員業務培訓會,開展火災救援及滅火器使用、“電梯困人”消防救援演練等培訓,不斷提升網格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強化風險防控。(姜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