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市中心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攜手重慶、廣東、湖北武漢等地遠道而來的眼科專家,與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一道,齊聚市中心醫院,共同參與國民健康管理促進項目——“白求恩·眼底慢病雙規范”賦能指導會暨“振興基層,健康光明行”活動。此次活動由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聯合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舉辦,市中心醫院主辦,通過“公益義診篩查和學術賦能指導”雙輪驅動,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基層,提升區域眼底慢病診療能力。
據了解,眼底疾病作為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其防治工作直接關系群眾視覺健康及生活質量,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環節。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眼底慢性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長期性、復雜性特點對診療規范性和長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推動眼底慢病“雙規范”——即診療技術規范化和患者管理規范化,對提升診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減輕社會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活動現場,大連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翔教授介紹,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眼底疾病病源量持續增長,但目前僅10%的患者能獲得規范化治療,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對群眾眼底健康構成挑戰。他強調,需通過早期篩查、探索新治療手段、規范疑難診療流程等方式加強防控。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謝馳教授則結合我國龐大人口基數帶來的治療需求,指出70%的患者集中在市縣一級醫療機構,技術下沉與基層賦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據了解,作為活動主辦方,市中心醫院眼科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守護百姓健康”為首要目標,從基礎眼病診治發展到開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激光治療、黃斑變性抗VEGF治療、玻璃體切割等復雜手術,持續精進技術、優化服務。當前,基層醫療機構仍面臨眼科醫生專業能力不均、慢病管理流程不統一、患者隨訪依從性不足等問題,許多患者因“發現晚、管理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這是群眾健康的痛點,也是醫療工作者需破解的難題。此次活動聚焦基層防治核心——通過“診療技術規范化”讓基層醫生有標準可循,避免診斷偏差延誤病情;通過“患者管理規范化”構建慢病隨訪體系,推動患者從“單次治療”轉向“長期守護”。
據悉,該院眼科過去三年已累計向周邊縣區醫院派出12名專家開展駐點幫扶,培訓基層醫生50余人次,協助建立標準化眼底篩查點2個。此次活動將進一步深化“專業學術+公益資源+三甲醫院技術支撐”模式,為基層提供系統規范培訓、實用診療經驗及便捷轉診通道,助力基層醫療機構成為眼底慢病防治“第一道防線”。
此次活動內容豐富,不僅有高水平的學術交流與規范解讀,更有貼近民生的眼科義診活動?;顒又?,專家親臨市中心醫院,為蚌埠及周邊地區的眼疾患者提供免費眼底檢查、病情診斷及個性化治療建議,切實將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百姓“家門口”。活動現場人頭攢動,數百名群眾有序參與篩查,不少患者激動地表示:“以前要跑大城市才能看的專家,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問診,真是實實在在的福音!”
據介紹,通過高水平學術交流、技術培訓、規范解讀及實地幫扶,活動將為蚌埠市乃至更廣泛區域的基層眼科能力建設注入新活力。(謝勛章 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