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25年“千里淮河今安瀾·行走淮河”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蚌啟動。當天,來自中央、省級、沿淮各地市新聞單位的媒體記者走進珠城,用腳步丈量淮河變遷,用鏡頭記錄幸福蚌埠。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靚淮河”工程建設,正加快推動城市南北融通、擁河發展?!霸诎霾?,真正感覺到了‘相看兩不厭、最美淮河岸’的美好!”在“靚淮河”工程現場,央廣網安徽頻道記者徐秋韻不停拿著手機拍照打卡,她認為,通過工程的實施,蚌埠塑造了獨具韻味、彰顯活力的濱水都市發展帶,完成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在蚌埠,淮河是一條生態之河,也是一條發展之河?!罢怯捎诨春又卫淼牟粩嗌钊?,長淮衛摘掉了‘行洪區’的帽子,才有了今天臨港產業園的發展!”在蚌埠經開區臨港產業園采訪時,了解到園區已經集聚了50余家工業企業,弗迪電池、神舟機械等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先后落戶臨港,記者們對淮河治理的成效感慨不已。
智能傳感是蚌埠著力培育壯大的六大產業集群之一。在中國傳感谷,媒體記者們對蚌埠老工業基地城市加速轉型蝶變取得的成就點贊:“蚌埠科教資源豐富,現在打造的中國玻璃谷、中國傳感谷,正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p>
千里淮河今安瀾,淮畔明珠展新顏。“在蚌埠,治水的千年宏愿與‘智水’的時代浪潮交匯相融?!痹诨次位搓惲叙^和蚌埠閘采訪時,采訪團深入了解了淮河治理的歷史進程和標志性成果,一代代治淮人接續奮斗,淮河實現了從“十年九災”到“千里安瀾”歷史性跨越,讓采訪團一行深感震撼。
采訪團成員紛紛表示,將充分發揮網絡傳播優勢,用“沉浸式”的報道、“接地氣”的語言、“有溫度”的視角,讓淮河治理的“好聲音”、蚌埠發展的“好故事”傳得更遠、更廣、更深入。
此次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由安徽省委網信辦、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辦,蚌埠市委網信辦、信陽市委網信辦、阜陽市委網信辦、六安市委網信辦、鹽城市委網信辦、蚌埠日報社承辦,淮濱縣委網信辦、阜南縣委網信辦、霍邱縣委網信辦、濱海縣委網信辦協辦。接下來,采訪團一行還將深入信陽淮濱的走讀淮河文化園、阜陽王家壩閘、六安臨淮崗水利樞紐工程、鹽城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等標志性地點,多維度展示淮河流域在生態修復、防洪減災、水利建設等方面的創新實踐。(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