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一群孩子上了一堂不在教室里的文化課。近日,來自高新區秦集鎮山南新村社區“高小新”童治繪議事團的二十余名兒童,走進位于淮上區一座融合皖南徽派風格的庭院,任務是玩一場“尋寶游戲”。
當日,孩子們穿梭在灰瓦白墻之間,時而抬頭端詳屋檐下的雕花,時而圍著一扇窗格小聲討論。這場游戲并不簡單,線索就藏在建筑本身。一個“五谷豐登”紋樣的磚雕,一處傳統灶臺造型的木刻,都可能是解開謎題的關鍵。有的孩子發現,一扇獨特的窗格背后可能藏著數字密碼;有的則根據提示,從一處特殊的屋角紋樣找到了下一個“藏寶點”的方向。
古建筑里尋寶,找尋文化故事。
為了完成任務,孩子們必須全神貫注,像偵探一樣去觀察和發現那些平日里容易被忽略的建筑細節。在尋找與辨認中,他們不僅鍛煉了眼力,也自然而然地將這些磚雕、木刻和它們背后的文化故事聯系了起來。
游戲之外,孩子們還走進了一個小小的民俗展廳。這里陳列的舊時漁業工具、紡織工具、農耕用具,讓這堂關于家鄉歷史的課變得觸手可及。從建筑細節到生活老物件,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和腳步,丈量著本土文化的厚度。
據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就是想通過一種貼近生活、孩子們也感興趣的方式,引導他們去了解家鄉的特色文化。未來,社區還會繼續挖掘本地資源,為孩子們創造更多這樣接地氣、有溫度的暑期體驗。(王立春 王亞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