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蚌山區湖濱社區中心南湖社區精心策劃“跟著非遺過暑假—小匠人親子營”暑期班,以“非遺體驗+科普研學”雙軌模式,將傳統文化傳承與科學知識普及融入實踐,為青少年打造了一場兼具文化厚度與科學溫度的暑期盛宴,成為社區服務群眾、培育時代新人的生動縮影。
指尖傳文脈 匠心潤童心
社區聚焦非遺文化活態傳承,通過“理論講解+動手實操+成果展示”的模式,讓親子家庭近距離觸摸傳統文化脈搏。剪紙課堂上,非遺老師細致拆解剪刻技巧,家長與孩子攜手執剪,在紅紙上勾勒出福字、生肖等吉祥圖案;非遺魚燈制作課上,當一盞盞承載近400年歷史的魚燈點亮時,傳統工藝的精妙與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在親子協作中悄然傳遞;手繪團扇活動里,孩子們以顏料為筆,用漸變、點染技法將荷塘、花鳥等自然之美呈現在扇面,讓傳統器物成為創意表達的載體;金箔畫體驗中,家長協助孩子完成“涂膠——貼金——裝裱”流程,在指尖感受黃金的璀璨與傳統工藝的精細,一幅幅作品成為非遺文化“活起來”的生動見證;手編繩課程上,五彩繩在青少年手中幻化出獨一無二的樣子,讓普通繩結變身兼具實用性與美感的藝術品;兔兒爺制作課程融合北京非遺泥塑技藝,孩子們在彩繪裝飾中,深入了解中秋祭月習俗與“祛病納?!钡奈幕⒁?,傳統文化的種子在童心間悄然發芽。
探索求真知 實踐長本領
依托轄區單位資源,南湖社區組織開展科普研學系列活動,在蚌埠市氣象局研學活動中,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參與“綠幕摳像”模擬錄制天氣預報,沉浸式體驗氣象工作流程,還有科普老師結合本地氣候特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形成原理與預警避險知識,切實提升青少年防災減災意識與自救能力。在蚌埠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研學環節,展示區的珍貴動植物標本讓青少年直觀認識到藥品原材料的來源,工作人員通過實物講解、案例分析,普及食品安全標準、藥品使用常識,引導青少年樹立“關注食藥安全、守護健康生活”的科學觀念,讓科普知識從書本走向生活。
雙向齊賦能 成果共轉化
此次暑期班活動不僅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科學知識的“雙傳播”,更推動了親子關系與社區凝聚力的“雙提升”。在親子協作中,家庭默契不斷加深;在成果展示時,青少年的耐心與創造力得到充分激發;在鄰里互動間,社區的“溫度”與“活力”持續彰顯。
未來,南湖社區將以此次暑期班為契機,深化資源整合,建立長期合作,開發系列課程;創新活動形式,結合傳統節日策劃相關活動,將文化體驗與社區治理相結合;強化成果轉化,擴大影響力,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持續打造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公共服務品牌。(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