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五河縣頭鋪鎮在鄉村振興實踐中,巧妙運用文化力量,將村莊墻面化作鮮活畫布,以筆墨丹青繪就文明圖景。一幅幅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文化墻,不僅扮靚了鄉村顏值,更成為傳播文明理念、凝聚發展共識的重要載體,讓文明新風在村頭巷尾落地生根。
藝術賦能,舊墻蝶變展新貌。走進省級文明村八岔村,精心繪制的墻繪成為點亮鄉村的“點睛之筆”。畫面上,農民辛勤耕耘、春種秋收的場景躍然眼前;陳列的古老農具,訴說著歲月故事與勞動智慧,悄然喚醒村民的農耕記憶。原本單調的墻面,在畫師筆下煥發生機,為村莊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韻味。描繪“鄉愁”的畫面尤為動人:慈母縫衣的絲線、屋頂裊裊的炊煙,喚起游子心底的暖意。這些文化墻不僅美化了環境,更成為連接村民的情感紐帶,大家茶余飯后常駐足觀賞,品味其中流淌的文化意蘊。
文明浸潤,新風育人促提升。文化墻的價值遠超視覺呈現,更是傳播文明、涵養思想的陣地。在文明鄉風主題區,“鄰里互助”“移風易俗”的溫馨畫面隨處可見;“村規民約”墻以通俗話語,揭示高價彩禮、人情攀比、鋪張浪費等陋習負擔,引導樹立健康節約的新風尚?!鞍偕菩橄取闭蔑@傳統美德?!懊利愅ピ骸闭宫F整潔、健康、和諧的鄉村風貌,無聲引導共建美好家園。“愛護環境”“關愛婦兒”等標語時刻提醒村民規范言行、提升素養。村民李大媽感慨:“過去只顧低頭過日子,現在看墻上畫,才明白文明生活多舒心,咱也要跟上腳步!”這些墻繪如同無聲的老師,讓文明理念在村民心中扎根。
黨建引領,凝心聚力促振興。在黨群服務中心旁整潔的院墻上,“一顆紅心向著黨”的圖畫傳遞著堅定信仰;“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的樸實話語,讓村民真切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與依靠。尤為突出的是描繪鄉村振興的壯美圖景——產業興旺、人才匯聚、生態宜居、文化繁榮、組織有力。畫面生動展現了村“兩委”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拓寬增收渠道的奮斗足跡,呼應著“奮進正當時,功到秋華實”“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美起來”的激勵標語。正是村“兩委”的實干擔當,為鄉村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正如墻上“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所昭示,形成了干群齊心共建家園的良好氛圍。
八岔村的文化墻繪是頭鋪鎮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下一步,頭鋪鎮將深耕文化墻載體,深挖本土文化,創新表現形式,使其成為傳播文明、凝聚共識、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平臺,持續為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增添“別樣色彩”。(張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