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少年兒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蚌埠高新區秦集鎮文錦路社區“青苗研學社”暑假小課堂于7月拉開帷幕。在這個暑期,小課堂致力于為轄區青少年提供多元化、高品質的學習與成長平臺,讓知識與樂趣在家門口觸手可及。在暑期課堂實踐中引入“兒童視角”,將社區治理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有機結合,發揮好兒童的帶動作用,更好地以兒童友好的“小支點”,推動社區治理的“大變化”。
開學第一課“社區花園”備受期待,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導下,化身小小藝術家,用五彩斑斕的色彩賦予花園獨特的靈魂?;▓@黏土制作中,代課老師引導孩子們分組合作,各自討論花園設計藍圖,從身邊的花花草草出發,將自己的夢想與創意融入小花園的設計中,隨后,用粘土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的作品,為心目中的社區花園治理創新注入新活力。
大學生志愿者帶領孩子們開啟了一場充滿創意與溫情的“舊物生花,共建芳華”主題活動,孩子們的熱情瞬間被點燃。那些曾被遺忘在角落的廢棄物品,在大家的巧手與巧思下,紛紛開啟了華麗的變身之旅。大家充分發揮想象力,將廢棄的瓶子改造成別致的花盆,把廢舊車胎裝點成充滿藝術感的花器。每一件舊物的改造,都凝聚著孩子們對綠色生活的向往和對社區環境美化的用心。
社區花園“趣”建成以沉浸式自然課堂開啟,社區工作人員化身親切的園藝導師,將專業知識化作童趣話語,向小朋友們耐心講解。大家仔細清除雜草,清理場地,充分發揮多樣化的審美與創意,共同完成花園的路徑鋪設、花壇擺放及花卉種植。大家齊心協力將彩繪輪胎擺放成各種別具一格的造型,為花園增添了一抹亮麗而獨特的風景線。經過大小設計師們的一番勞作,社區花園迎來全新面貌。孩子們親手將姓名牌安置于自己栽種的植物旁,并將小小心愿圖文并茂地寫在許愿牌上,期待社區越來越好、越來越美麗。
以綠化為媒,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種下熱愛社區、參與治理的種子,共建共享的理念也由此深植童心。來往居民紛紛駐足,欣賞這道亮麗的社區風景線,拍照留念,對這片社區花園贊不絕口。
“青苗研學社”之“社區花園”設計課以打造“共建花園”為紐帶,不僅激發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讓大家真切體會到“我的社區我參與”的責任感與成就感,讓孩子們的小主人翁意識在心中悄然萌芽。(崔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