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校園周邊文具店、復印店、書店密集,非法出版物、盜版教輔及有害信息載體的流通,潛在的“文化污染源”也在蔓延滋長,威脅著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為守護青少年純凈的成長環境,蚌埠高新區秦集鎮梅園社區構建“社區+學校+商戶+家庭”四方聯動機制,通過宣傳教育、監管巡查、多元共治等舉措,全力筑牢基層文化安全防護網。
社校攜手,共育文化幼苗。今年以來,梅園社區與蚌埠高新迎賓實驗學校緊密合作,將“掃黃打非”工作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以世界讀書日、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契機,組織志愿者走進校園,開展“護苗?綠書簽”“世界讀書日”等系列主題活動。在“護苗?綠書簽”活動中,社區發放200余張空白書簽,學生們充分發揮創意,精心繪制“綠色地球”“網絡安全小衛士”等主題圖案與標語,以藝術創作的形式深化對抵制文化垃圾的認知。此外,社區還通過“正版書籍換舊書”的新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支持正版的消費理念,讓尊重知識產權的種子在校園生根發芽。
社商協同,凈化文化市場。針對轄區書店、文具店、復印店等文化經營場所,梅園社區構建起緊密的聯動管理體系。推行包保責任制,為每個商戶配備社區“兩委”成員,確保責任到人。定期入戶向商戶深入解讀“掃黃打非”政策法規。同時,建立商戶自查自糾長效機制,督促商戶對店內出版物、音像制品等文化產品開展全面清查,重點排查非法出版物與有害信息載體,從源頭切斷不良文化傳播途徑。
家社聯動,織密監管網絡。梅園社區充分發揮家庭在文化監管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構建家社雙向互動的監管格局。開展“家長護苗課堂”向家長們講解非法出版物的識別特征、有害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等知識,提升家長對文化風險的辨別能力。鼓勵家長主動分享孩子閱讀偏好與發現的問題線索,并同步開通“護苗”監督熱線,家長在日常購物、陪讀過程中,一旦發現商戶銷售非法教輔、盜版書籍等情況,可及時向社區反饋。通過這些舉措讓家庭力量深度融入文化監管中,共同為青少年筑起一道抵御不良文化侵蝕的堅固屏障。
下一步,梅園社區將持續深化“四方聯動”機制,以宣傳教育為先導,厚植文化安全意識;以日常巡查為抓手,織密風險防控網絡;以長效治理為根基,鞏固文化安全防線。通過各環節的緊密銜接與協同發力,不斷提升基層文化治理效能,為青少年打造更加清朗的成長環境,讓“文化晴空”常駐校園周邊。(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