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懷遠縣荊山鎮石山村野島風景區,除了有熱情的陽光、靜靜流淌的河水,還有沁人心脾的五谷清香、瓜果甜潤,曲折的河岸線有蘆葦與村落點綴,植被悄然融入水光山色之中。依山傍水的夕陽音樂會成為呼應自然風光的南音曲調,伴著時代的韻律,唱響了淮河流域的“信天游”。
今年以來,荊山鎮積極探索農戶入股、租賃參與的模式,推動資源轉型利用,打造品質優良的旅游民宿集群,拓展休閑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文化創意、手工制造、電商物流、健康養生等綜合產業,構建旅游民宿經濟新業態。
走進位于芡河邊上的石山村野島,沿著環山步道,一路湖光山色,令人流連忘返。久雨初晴的芡河湖波光粼粼、涼風習習,夕陽的余暉透過漂移的云層,把金色的余暉灑落在水面上,知名的文旅推薦官、網紅博主、自媒體主播紛紛前來采風、打卡。
山鎮政府以打造“皖北最美民宿”的文創理念,喚醒沉睡的自然資源,讓當地群眾成為民宿產業發展的受益人。野島原名石山半島、亦稱龍女島。這里不僅有怪石嶙峋的山體原貌,還有綠樹掩映的自然美景,龍女石(奶奶廟遺址)、太陽井、駱駝尖、螞蟻嶺、牛頭峰等自然風貌在縹緲的暮色里若隱若現,在光影里獲得重生。
“半島”變“野島”是“生態+人文+文旅”組合的效果疊加。據介紹,野島的景點布局本著“融入自然、依附自然”的理念,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生態的樹林、雜木、果樹、河柳,以及茂盛的楝樹、洋槐樹等地方樹種和山巖、蘆葦蕩等原生態風貌,并對因采石、挖沙造成的“傷疤”進行藝術性修復,在荒蕪的野島上構筑了靜默體驗之地。
荊山鎮以旅游民宿開發為紐帶,打造特色發展名片,依托項目帶動全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今年還將完成民宿項目土建工程,進一步完善民宿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擴大民宿規模,提升旅游檔次,提高荊山鎮旅游接待能力。為吸引人氣,荊山鎮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力求形成疊加優勢,塑造當地民宿品牌,實現民宿產業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此外,荊山鎮還將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通過政府政策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村集體協調組織,建立村集體和村民利益共同體,實現多方合作共贏,助力石山群眾實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祈盼。(吳高翔 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