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蚌山區龍湖新村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志愿服務,積極探索創新新時代志愿服務模式,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志愿服務緊密融入基層治理體系,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優化服務舉措。依托“線上+線下”的服務模式,街道力求將便民、利民、惠民落到實處。線上,居民可借助微信、電話等方式向社區告知自身需求。線下,通過網格員“三六六”巡訪、居民議事會等方式征集居民意見建議,街道、社區兩級黨組織共同出力,將群眾的“關鍵小事”當作“民生大事”來辦,全心全意解決居民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與滿意度。
凝聚黨員力量。社區打造“黨建+七彩志愿服務”,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有效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為人民服務動能。以紅色文化、橙色幫扶、金色敬老、綠色環保、青色春蕾、藍色和諧、紫色平安七支隊伍,涵蓋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黨員、志愿者的年齡、身體情況以及興趣、特長等,進行分類梳理,發展300余名隊員,積極開展文化宣傳、困難群體幫扶、環境治理、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活動。
整合多元資源。街道借助區域化黨建聯盟的優勢,激發共建單位、“兩企三新”組織及愛心人士的志愿服務熱情,年均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50余場次。深化積分制管理工作,根據志愿服務的事項、時長、實際成效等關鍵內容進行量化賦分,進一步增強志愿者的榮譽感、責任感、歸屬感。吸納轄區老年食堂、放心家政、理發協會等參與積分制管理工作,為居民提供送餐、家電維修、理發等服務,每季度開展積分集中兌換活動,調動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基層治理成效持續“升溫增效”。
完善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志愿服務評價體系,定期對志愿者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服務效果等方面進行全面評估,確保服務最大限度貼合民心、滿足民意。通過收集居民對志愿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整改。依托民主測評工作,對表現突出的志愿者進行表彰和獎勵,激勵更多黨員、群眾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