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蚌山區燕山鄉堅持把人才作為鄉村發展關鍵因素,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建立健全“人才引進、培養提升、人才反哺”的鄉村人才“引育留用”機制,積極推進人才培育工作,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與動力。
廣筑“梧桐巢”,引得鳳凰棲。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理念,成立政策宣傳、摸底排查、聯系包保、人才服務4個人才工作小組,制定人才工作方案,深入19個村(居)開展中央和省、市、區人才政策宣傳30余次,營造尊重人才、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搭建多元引才平臺,吸引各方人才匯聚。2024年以來立足資源稟賦,盤活定庵村原金鵬養殖園閑置土地打造170畝耘耕生態農場,依托孫家圩子村紅色文化成立旅游發展公司,發展機場新村赤松茸、香菇種植項目,組建專業運營團隊,吸納專業技術人才,帶動50余名村民就業。
精育“成長林”,賦能人才強。牢固樹立“本土的人培育本土的人才”理念,按照“建標、摸排、建庫”原則,緊扣組織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方面,依托“雁歸珠城”聚才行動,定期更新完善7800余名鄉村人才信息臺賬,精準掌握在外人員現狀、結構、流向,實現“一人一檔、一村一策”動態管理。開展常態化人才資源摸排,結合特殊時間節點,以人才返鄉探親為契機,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聯系、微信聯絡、座談聯誼等方式開展人才信息摸排、統計工作。截至目前通過微信電話聯絡、上門走訪400余人次,摸排返鄉人才7人,舉辦鄉賢人才座談會3次,收集鄉村振興方面“金點子”100余條。實施村級后備干部三年培育計劃,培育儲備村級后備干部66名,差異化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
勤澆“反哺花”,綻放振興景。圍繞“政治教育、能力提升、業務培訓、崗位鍛煉”4個方面,采取集中學習、座談交流、專題研討、現場教學、技能培訓等方式,對鄉村年輕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分門別類開展培養教育,先后承辦冬訓春訓農村黨員專題培訓班2期,實現580余名農村黨員全覆蓋。依托定庵村耘耕生態農場聯合安徽科技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打造20畝田間實訓基地,邀請農業技術專家通過“田間問診”等方式攻克農業技術難題,開展“田間課堂”“地頭培訓”20余場,惠及300人次,推動薄稻米、玉米、蜜薯、黑花生等提質增產,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智力保障。開展村干部學歷提升,2025級5名村“兩委”及后備干部已入學安徽科技學院,人才活水持續潤澤,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徐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