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蚌山區天橋街道以“藍”為治理底色、以精細化為實踐路徑,在城市管理的畫卷上精心描摹規范有序的民生圖景,通過藍色守護筑牢轄區安全防線,讓文明新風在天橋老街的肌理中自然流淌,浸潤人心。
藍色網格:織密全域治理“一張網”。構建“街道—社區—網格”三級藍色治理體系,將轄區科學劃分為南北兩大片區,嚴格落實片區責任制,打造高效響應的“5分鐘快速處置圈”。每日推行“雙巡查”機制,重點聚焦校園周邊、疏導點周邊等關鍵區域,累計清理游商150次,整治非法充電隱患50余處,排除脫落電線安全險情5處,讓城市管理的觸角精準延伸至每個角落。同步建立“發現—上報—處置—反饋”全流程閉環機制,依托數字化城管平臺高效處置案件200余件,實現“零返工”記錄,以科技賦能持續提升治理效能。
藍色攻堅:擦亮城市顏值“新名片”。制定《天橋街道市容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工作計劃》,常態化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高質量完成中高考禁噪宣傳、跳蚤市場秩序維護等民生實事。針對淮河沿線非法垂釣問題,建立每日勸導機制,累計勸阻違規垂釣50余人次;圓滿完成17次重大活動保障及市區抽查任務,整治成效顯著。深入推進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完成4處投放點規范化整改,組織喻義巷社區開展“桶邊值守”志愿服務活動,讓綠色生活理念融入居民日常行為習慣。
藍色防線:筑牢民生安全“防護盾”。秉持“安全無小事,責任大于天”的準則,織密織牢藍色安全防護網。定期開展轄區安全隱患“拉網式”排查,完成匯金大廈地庫入口護欄加裝、安全警示牌增設等整改工作,全面消除安全死角。在住宅小區推廣“1+3”物業管理模式,通過“社區物業聯合接待日”機制,集中解決居民反映的突出問題。針對物業領域亂象,專項開展整治行動,指導10個小區建立公共收益共管賬戶,妥善處理物業投訴,以規范管理切實守護居民合法權益。
下一步,天橋街道將持續深化藍色治理理念,優化“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協同機制,重點聚焦背街小巷整治、安全生產監管等領域,以更精細的舉措、更務實的作風,讓藍色守護覆蓋民生方方面面,讓轄區居民的獲得感更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