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與居民距離最近的“貼心人”,社區工作的成效,直接關系到民生福祉的溫度與質感。一直以來,蚌埠市蚌山區淮河社區中心萬榮社區始終秉持,以初心體察民情、以真心回應民盼、以決心破解民憂,切實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關鍵小事”做到群眾心坎上,推動民生服務提質增效。
以為民初心定向,讓服務坐標更精準
為民服務的初心,是萬榮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份初心,要求我們始終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以“求真求實”的態度摸清社情民意。我們通過“敲門行動”挨家挨戶走訪,確保社情民意“底數清、情況明、動態準”;我們持續關注特殊群體的生活動態,只為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我們深度排查挖掘轄區內重點人群,做到精準掌握、動態更新,以實際行動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及時送達,傳遞社區溫度;在轄區門店,我們用拉家常的方式記錄下商戶對營商環境的建議;我們對收集到訴求分類梳理,動態更新,確保每一項服務都瞄準群眾的“痛點”“癢點”。正是這份“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的認真,讓服務民生的坐標始終與群眾需求同頻共振,避免了“想當然”的盲目施策,讓每一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
以愛民真心筑基,讓服務根基更堅實
服務群眾,關鍵在“真”。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換來群眾的信任;只有敞開心扉,才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我們把居民當家人,用“實心實意”的舉動搭建起溝通的橋梁。社區采用“鐵三角”基層治理模式,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推諉、不敷衍,遇到難題,與居民代表共同商量解決辦法;對于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我們用“跑腿代辦”代替“群眾跑路”,社區工作人員曾多次上門幫助他們辦理低保核查、養老認證等工作。這份雙向的信任,讓服務民生的根基在群眾的支持下愈發堅實,形成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共治合力。
以實干決心破題,讓服務成效更顯著
民生問題,貴在解決。面對群眾的期盼,唯有拿出“抓細抓牢”的實干決心,才能把“紙上藍圖”變成“身邊實景”。針對水晶城小區2樓花壇違規搭建導致樓下門店出現漏水情況這一難題,萬榮社區多次聯合物業、行政執法等多個部門共同商討,實地勘察,詢問居民意見,最終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花壇的拆除及平臺地面修復工作,讓困擾居民多年的漏水難題得到解決。我們用“釘釘子”的精神把每一件事落到實處。當居民看到“急難愁盼”一個個被破解,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服務民生的成效便在這些具體而微的變化中愈發顯著。
從“心”出發,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行動。社區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關乎千家萬戶的日常。下一步,萬榮社區將不斷打造服務新品牌,大幅提升基層服務水平和治理效能,用情用力用心做好服務居民零距離,優化居民生活品質,有效增強居民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為打造制度健全,秩序完善,文明祥和,服務精細的現代化社區盡心盡力、盡職盡責。(胡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