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點,當明亮的路燈在中興小區亮起,照亮了居民張明英腳下的路,也讓大家伙兒心里亮堂堂的?!巴砩铣鲩T遛彎兒再也不用摸黑,別提多方便了?!痹凇凹t色茶館”座談會上,張明英阿姨動情地說。
中興小區路燈年久失修問題困擾居民多時,新船塘社區“紅色茶館”負責人呂宗運在“民情茶會”上收集到這一訴求后,立即啟動“茶事快辦”機制。黨員志愿者主動認領任務,呂宗運帶領5名隊員,自費安裝太陽能路燈。如此從“聽民聲”到“辦實事”的完整閉環,讓群眾真切感受到“茶里有溫度,議事見實效”。
居民在“紅色茶館”內議事協商
一杯“鄰里茶”,烹出“鄰心”善治新路徑。禹會區緯四街道新船塘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創新推出“一杯鄰里茶”基層治理模式,將茶館文化融入社區治理全鏈條。通過打造“紅色茶館”實體陣地、構建三級聯動機制、建立閉環議事流程、精準對接多元服務,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推動社區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創穩”深刻轉型。
新船塘社區以一杯清茶為媒,以居民“急難愁盼”訴求為導向,打造“話有地方說、理有地方講、苦有地方訴”的溫暖港灣。社區依托7個茶館網格微陣地,精心構建起“共議社區事”治理平臺,有效解決了以往議事場所匱乏、機制缺失、服務精準度不足等問題。截至目前,通過“社區書記+網格員+茶館調解員”三級聯動響應機制,已登記居民反映問題30余條,顯著提升了基層治理的響應速度、精準度和實效性,成功化解鄰里糾紛、物業矛盾等40余起。
“鄰里茶”能議事,民主決策“茶中定”。社區構建并完善“議題收集—篩選—公示—討論—決策—反饋”的閉環議事流程,定期在茶館召開由居民代表、樓棟長、社區部門、相關職能部門等參加的聯席會議,圍繞小區停車管理、公共空間改造、垃圾分類推行、文明養寵公約等熱點問題,進行充分、理性、平等的溝通協商,真正踐行“茶中議事、茶中論事、茶中定事”的理念。
與此同時,聚焦“一老一小”重點群體需求,社區精心烹制民生服務“特色茶”。助老服務“茶香濃”,組建“銀齡助浴隊”,為12名失能老人提供床邊沐浴服務,讓“洗澡難”變“沐浴暖”,已累計開展助浴理發、走訪慰問等為老服務60余次。另外,組織“愛心茶友”結對幫扶,為3名困境兒童落實助學金。建立“愛心茶社基金”,幫扶困難家庭5戶,開展愛心義賣3場,籌集善款1萬余元,讓“小善舉”匯“大愛心”。(李景 王雅婕 史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