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這新填平的路面,再也不用繞著坑洼走了!”固鎮縣劉集鎮西灣村村民王大爺踩著平整的水泥地,向串門走訪的村干部豎起大拇指。村口那處曾讓村民繞道而行的大坑,如今已被填平,成為“幸福來串門”工作結出的民生碩果。
西灣村的走訪日志上,密密麻麻記著村民的急難愁盼。355戶農家院落里,村干部們拉家常、聽民意,174條訴求從家長里短中浮出水面。針對村民反映集中的主路安全隱患、出行障礙物等問題,村里第一時間行動,組織力量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路面大坑連夜組織填補,對高速施工遺留的泥土障礙物全面清理。“以前路過村口大坑總像闖‘鬼門關’,現在路平了,心里也踏實了?!贝迕駛兊狞c贊道出了最真實的獲得感。
自“幸福來串門”開展以來,劉集鎮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組織村干部、黨員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贏得民心。
渡口村的千畝稻田里,“串門”的腳步踏在了保豐收的一線。村干部們逐個排查機井,重點檢查井口是否裸露、管道是否通暢、設備能否正常運轉。針對排查出的問題,村里迅速組織專業人員分類整改:對老舊機井進行淘洗清淤,為損壞設備更換零件,確保每眼機井都達到“井出水、泵可用、電連通、能灌溉”。
“秋苗正渴的時候,干部們把水送到了地里,這‘及時雨’比啥都金貴?!痹摯宸N糧大戶望著長勢喜人的幼苗,難掩感激之情。如今,渡口村還建立了機井長效管護機制,明確專人負責,讓每一眼機井都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生命井”。
“幸福來串門”以“面對面”傾聽、“實打實”解決的工作作風,把民生難題解決在群眾“心坎上”。下一步,劉集鎮將持續深化“幸福來串門”工作機制,讓“串門”串出黨群連心的溫度,串起鄉村振興的加速度,讓幸福的種子在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尤靖文 吳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