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省武穴市召開的全國農村廁所革命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上,五河縣以創新建設“首廁過關制”示范教學點成功入選全國農村改廁小改進微創新7大典型案例之一,成為全國在農村改廁技術推廣和質量管控方面的先進典范。
近年來,五河縣在推進農村改廁工作中,針對技術模式適配性不強、施工標準執行不嚴、群眾參與度不高等實際難題,深入貫徹“小廁所、大民生”理念,創新推出了“首廁過關制”示范教學點。該教學點通過“理論學習+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模式,對相關人員進行系統性培訓,從源頭嚴控改廁工程質量。
為確保培訓落到實處,五河縣采取了多項具體措施。教學點內搭建了多種類型的改廁實物模型,直觀展示技術標準與操作要領,有效解決了以往培訓“紙上談兵”的問題。在培訓組織上,由縣級專班統籌,分批次、分層級對鎮村兩級技術人員和施工隊伍進行全體系培訓,確保每位參與者都熟悉規范、掌握操作。在質量監督上,嚴格推行“首廁過關制”,即每支施工隊伍承建的第一個廁所必須通過驗收,達標后方可全面展開后續施工,并配套建立了縣、鎮、村三級驗收機制,保證了施工標準的統一執行。同時,教學點面向村民開放,普及改廁知識,聽取和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通過全流程互動提升了群眾的參與感和滿意度。
自2022年以來,五河縣依托示范教學點已累計開展各類培訓300余場次,參訓人數超過3500人次,培養出一批技術過硬的改廁專業人員,為全縣農村改廁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通過這一系列精準有效的舉措,五河縣逐步實現了“改一戶、成一戶、用一戶”的工作目標,將改廁工作與和美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任務緊密結合,顯著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了群眾的生活品質。
下一步,五河縣將繼續探索創新,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向縱深發展,為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作出努力。(王立春 李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