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走在街頭,不難發現一種新的消費現象:許多酒店在門口支起攤位,售賣起了“外擺菜”。從招牌熱菜到特色鹵味,這些平日里在酒店大堂才能品嘗到的美味,如今以更加親民的姿態走進了市民的生活。
“外擺菜”催熱煙火氣
傍晚時分,當酒店的外擺攤位一開張,香氣便迅速吸引了過往的行人。紅燒排骨色澤紅亮、油光锃亮,輕輕一咬,肉骨分離,鮮嫩的肉質飽含著濃郁的醬汁,令人回味無窮;酸菜魚的魚片薄厚均勻,入口爽滑,酸菜的酸香與魚肉的鮮美完美融合,湯汁濃郁,酸辣開胃。
記者走訪了解到,大部分酒店的外擺菜品價格親民實惠,從15元至45元不等。
“最近天熱,實在不想在家做飯,‘外擺菜’幫了大忙。”正在排隊的市民李女士說道,“價格實惠,菜品新鮮,關鍵是味道好,大廚的手藝就是不一樣。”據了解,這些外擺菜的價格大多在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性價比頗高,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選購。
一家飯店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為了保證菜品質量,我們每天都會根據前一天的銷售情況,精心準備食材,當天現做現賣。我們就是想讓消費者用最實惠的價格,嘗到我們店里的好味道?!?/p>
規范餐飲“外擺”
從酒店到街邊檔,多家老字號餐飲、知名酒店打破傳統經營模式,將高品質菜品以親民價格擺上街頭,不僅讓市民輕松享受大酒店美味,更以創新業態激活消費市場,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了讓商戶有序出攤、放心外擺,我市相關部門全力護航外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前期,市場監管部門對我市大中小型不同業態餐飲單位“外擺”情況進行現場調研,了解當下我市餐飲單位“外擺”經營現狀及存在的實際困難,聽取相關餐飲企業訴求,深入分析潛在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市場監管部門強化協調聯動,主動與行政執法部門對接,了解全市餐飲單位‘外擺’情況及管理措施,并就前期調研中多數餐飲單位反饋的‘外擺’時間段等問題展開聯合磋商,明確各部門均以幫扶餐飲單位解決實際困難為導向,幫助企業節約時間、人力等各項成本?!笔惺袌霰O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經協商,各餐飲單位在不占道、不影響市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可上下午持續“外擺”經營,中間不收攤,有效解決企業實際困難。
嚴標準守護民生味
為讓“外擺菜”既保便利又守品質,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中高檔酒店外擺菜品開展專項檢查,堅持“街頭銷售不縮水,品質標準不降低”,以嚴格監管筑牢食品安全與消費權益防線。
“執法人員重點核查外擺菜品是否做到價格標牌清晰完整,杜絕模糊標價、隨意要價等行為。對肉類、水產等重點品類進行隨機計量抽查,要求經營者嚴格做到足斤足兩,杜絕‘缺斤短兩’。同時明確,消費者可隨時進店查看經營主體證照,確保消費知情權不打折扣?!庇頃^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強調,街頭經營更需以誠信為本,標價與計量的透明是贏得口碑的關鍵。
圍繞菜品品質,執法人員深入追溯原材料采購渠道,嚴防以次充好、使用過期食材等問題,要求外擺菜品與店內菜品保持同等原料標準。重點查看是否配備紗罩、保鮮膜等防塵防蟲設施,熱菜是否維持60℃以上保溫,冷食是否配備足量冷藏設備,從存儲到防護全環節消除安全隱患,不因“擺上街頭”放松食品安全要求。
給“外擺菜”提個醒
隨著我市餐飲單位經營“外擺菜”現象逐漸增多,為進一步規范經營行為,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市場監管局向餐飲單位“外擺菜”經營行為作出食品安全提示。
提示中明確,餐飲企業需公示合法資質,取得有效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小餐飲信息公示卡),且經營范圍涵蓋相應菜品。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公示上述證件、從業人員有效健康證明及投訴舉報電話等信息。
保持加工場所及售賣區域干凈、整潔,食品制作及售賣工具容器清潔,冷凍冷藏等設備能滿足需求且正常運轉,防蠅、防塵、防鼠、翻蓋垃圾桶等設施配備齊全。
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從合法途徑選購食材,保證食材來源可溯。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加工制作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分區存放,生熟分開。無腐敗、變質、過期及禁用食品。
對不同類型菜品分開售賣,貯存溫度符合要求,嚴格把控售賣時限,從出餐到售出建議控制在2小時以內,鼓勵小分量多批次上菜,保證菜品安全。不建議外擺售賣生食水產品、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售賣人員穿戴清潔工作衣帽,規范佩戴口罩。
同時,售賣區域有制止餐飲浪費提示。嚴格控制加工制作量,建議根據顧客需求提供多種不同分量菜品,提倡售賣“小份菜”“半份菜”。(何沛 楊昊澤 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