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蚌埠第三實驗學校興華校區未來教育館團隊活動室內氣氛莊重,“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實物展在此舉行?;顒佑砂霾焊咝聟^關工委主辦,蚌埠第三實驗學校興華校區承辦,通過抗戰實物展品帶領師生回望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歷史豐碑前的精神洗禮:在實物見證中回望初心
上午9時,開展儀式正式開始?!翱箲饎倮侵腥A民族從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每一件藏品都是先烈精神的物質載體?!瘪R蓉校長在致辭中如是說,她號召師生從歷史物件中感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將抗戰精神轉化為奮進力量。
隨后,蚌埠知名抗戰收藏人徐承君先生介紹展品,從1944年八路軍繳獲的日軍電臺、軍刀、水壺、飯盒等日用裝備,到我抗戰軍民使用的大刀、長矛、土槍,再到日軍占領蚌埠期間的圖景畫報、圖片……每件文物都承載著中華民族不屈的抗爭歷史。
紅色基因的薪火相傳:在代際對話中凝聚力量
在黨團員教師的引導下,全校師生600余人依次近距離參觀展品:電臺外殼的銅綠記錄著歲月滄桑,刺刀刃口的崩裂印記還原了白刃格斗的慘烈,鋼盔上的彈痕訴說著戰斗的殘酷。徐承君先生詳細講解每件展品的歷史背景,師生們屏息聆聽,在實物見證中感受抗戰歷史的厚重。
參觀過程中,黨團員教師不時駐足討論,青年志愿者教師們則細心為學生講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幫助青少年理解歷史內涵。整個參觀過程莊重有序,歷史物件成為最生動的教材,讓抗戰精神可觸可感。
面向未來的使命召喚: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錨定方向
此次實物展通過百余件珍貴藏品,將抽象的歷史轉化為具象的精神載體,為師生搭建了沉浸式愛國主義教育平臺,讓紅色基因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得以傳承,在青少年心中筑牢精神根基。(劉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