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蚌埠市蚌山區燕山鄉機場新村菌類種植產業僅有赤松茸,結構單一,集體經濟薄弱。今年初,機場新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探索,通過走訪調研發現,當地氣候適合發展食用菌種植。駐村工作隊充分利用工作經費,在發展赤松茸產業的同時,引進香菇菌種進行試點種植,因地制宜發展香菇種植產業。
為確保香菇試點種植順利開展,機場新村提前謀劃,多方取經。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多次組織技術工作人員到外地學習菌棒制作、溫控管理等技術,并把專家請回村現場教學。駐村工作隊隊長陶成介紹:“我們還邀請農業專家來村里實地考察,確認這里溫差大、濕度高,種出的香菇肉厚味鮮,市場潛力大?!苯洿迕翊泶髸頉Q通過,工作隊決定將首批十萬元工作經費投入香菇種植試點。
目前,機場新村已建成標準化香菇大棚,1.1萬個香菇棒已進入養菌期且長勢良好,預計9月底左右即可出菇,年產鮮菇2萬余斤,帶動50余戶村民參與務工。下一步,村里計劃延伸產業鏈,開發香菇醬、干菇等產品,并發展觀光采摘,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我們把工作經費用在刀刃上,就是要讓村子有‘造血’能力?!瘪v村第一書記陶成表示。如今,一朵朵小香菇正撐起村民的“致富傘”,成為機場新村振興路上的亮麗風景。(顧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