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曹老集鎮錨定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助推鄉村振興的核心目標,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重要抓手,通過黨建引領筑根基、產業支撐拓路徑、人才賦能強動力的組合拳,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聚合力,夯實發展“主心骨”。堅持把黨組織建設作為集體經濟發展的“紅色引擎”,推動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健全黨建引領發展機制,通過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年度發展規劃、明確任務清單等舉措,構建“書記抓總、專班推進、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創新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鼓勵黨員帶頭參與經營管理,形成“黨員示范、群眾跟進”的共富鏈條。以曹郢村為例,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后,不僅通過土地流轉規?;l展赤松茸種植,更創新“菌渣培育菊花”的循環農業模式,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81.49萬元,實現黨建與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互促共贏。
產業升級拓路徑,構建增收“多元體”。立足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矩陣,推動集體經濟增收渠道持續拓寬。在特色種養領域,重點培育赤松茸種植、“中華鱉”生態養殖等優勢產業,依托清河村蔬菜銷售網絡打造“蔬菜產業示范園”,通過精深加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在三產融合方面,以“曹營文化”為內核、蚌埠荷花節為紐帶,串聯三汊河濕地、東海島等生態資源,在杜陳、周郢等村布局觀光旅游、休閑垂釣、百鳥園等業態,構建近郊生態旅游樣板區。同時,通過“村企共建”深化訂單農業合作,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種養加銷游”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
人才賦能強引擎,激活干事“源動力”。以人才梯隊建設破解發展瓶頸,為集體經濟注入持續活力。實施“本土人才培育+在外人才回引”雙輪驅動,通過專題培訓、實地研學等方式提升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的經營能力;出臺激勵政策吸引大學生、退伍軍人、創業能人返鄉,今年已成功回引6名優秀人才。建立“實績導向”的激勵機制,對在集體經濟發展中成效顯著的村“兩委”班子予以表彰獎勵,形成“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良性循環,為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劉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