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秦集鎮文竹苑社區居民議事廳內童聲鼎沸。張公山第一小學馮艷老師帶來的一堂別開生面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暑期公益思政課,讓30余名孩子通過沉浸式體驗讀懂綠色發展的深意?;顒右浴坝^察-聆聽-實踐-行動”為主線,將生態文明理念播撒進童心。
火眼金睛探鄉村:解鎖綠色財富密碼
“大家發現余姚村的生態寶藏了嗎?”老師引導孩子們通過“看、找、想、思”四步觀察法探索鄉村蝶變??椿纳脚G裝、濁水變清溪;找民宿迎客、生態楊梅滿枝;想“好環境為何能吸引游客”;思“清新空氣就是綠色提款機”。9歲的李沐宸指著圖片說:“這里的風景就是最值錢的財富!”
時空電話連塞罕壩:三代堅守書寫綠色史詩
三臺“時光電話”見證精神傳承。孩子們化身連線小記者,聆聽三代建設者的感人事跡——第一代“斗沙爺爺”訴說“用身體護樹苗”的艱辛;第二代“智慧爸爸”分享衛星護林科技;第三代“森林哥哥”描繪鹿群漫步林海的盛景。“爺爺奶奶種的樹就是綠色銀行!”8歲楊爍涵的感悟贏得陣陣掌聲。
童眼看家鄉:淮河岸邊見證實干擔當
“我是淮河小導游!”孩子們爭相展示“靚淮河”成果。陳修衍對比河岸垃圾場變星空草坪的奇跡;宋卓軒展示父親拍攝的獲獎作品《淮河金暉》;“河水清了,白鷺回來了,這就是家門口的金山銀山!”當屏幕上彩泥制作的“水晶淮河”模型亮起藍光,馮艷老師感慨:“家鄉蛻變是最好的生態教材。”
家庭妙招大比拼:低碳生活落地生根
“環保能量站”點燃創意火花。孩子們用三兩句話濃縮家庭智慧——崔詩媛演示洗衣水澆花沖廁的“一水三用”;陶成蹊展示姥姥用廢棄泡沫箱種植的青菜;駱彥希捧出奶粉罐制作的收納凳:“媽媽說省下的都是金山銀山!”
活動尾聲,孩子們將綠葉承諾卡貼滿社區心愿板:“帶爺爺到靚淮河撿垃圾”“教鄰居小妹妹垃圾分類”。社區黨委書記表示將組建“青竹小衛士”志愿服務隊,并希望通過這堂課讓綠色基因融入童年血脈,讓生態守護成為社區新風尚。(范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