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遠縣常墳鎮大郢村,村民點開手機,上傳一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照片,幾小時后就能獲得積分。這便捷操作的背后,是大郢村通過“積分制+數字化”雙輪驅動,基層治理“內生動力”蓬勃釋放的結果。
面對3223名戶籍人口(常住1650人)、12個村民小組的管理需求,大郢村以“清單化運作、積分化激勵、數字化支撐”為核心,創新構建基層治理新體系。2024年2月起,該村圍繞“德治、法治、自治”設計積分規則——
德治“揚善”:評選“好公婆好兒媳”、獎勵子女參軍升學等正能量行為,其中村民王某因子女參軍獲高分值,帶動十余戶家庭效仿;法治“促行”:將改廁達標、庭院整潔、“門前三包”等納入積分,超200戶因環境達標獲分,全村衛生達標率躍升至90%;自治“賦能”:鼓勵矛盾調解、見義勇為、舉報不良行為,今年以來化解鄰里糾紛30余起。
數字平臺是高效運轉的關鍵。該村構建積分申報、審核、兌換全流程數字化體系,線上申報系統讓村民隨時上傳佐證材料,最快24小時積分到賬,累計接收申報超1500次。智能審核整合村干部、理事會力量,醫保繳納等高頻事項實現“秒審”,通過率超98%,審核時長縮至半天。積分兌換與鎮村超市數據互通,累計完成3批次、288戶兌換,價值12984元,全程“零糾紛”。
大郢村還突破傳統積分應用邊界,將積分制融入民生服務與特殊群體關愛。安裝聯網監控,開通“隨手拍”功能,村民上報有效線索80余條,推動解決隱患60多個;春節為70歲以上老人發放物資,子女申領可獲“孝老積分”;“小候鳥之家”吸引書法家協會、退休教師提供公益服務500余人次,增強積分制認同感。
推行積分制以來,村民從過去的“旁觀者”變為現在積極的“參與者”:主動繳納醫保等社會保障費用的比例明顯提高;80%的村民主動改善家居環境,288戶參與“美麗庭院”評選,村容評比穩居全鎮前三,人居環境整治成本降30%;90%青年自覺抵制高額彩禮,3000余人次參與移風易俗;村干部服務集體經濟發展時間增加40%,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百萬元。
目前,大郢村累計發放積分388.1萬分,兌換341萬分(折合3.41萬元),參與村民5420人次。
大郢村的實踐生動證明,“積分制”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不僅有效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動力,也為其他鄉村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善治樣本”。(謝勛章 常錦 郭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