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溫持續,熱浪席卷城市,而在蚌埠市的街頭巷尾,一處處供人歇腳納涼的工會驛站,一個個供人取飲解暑的“愛心冰柜”,為戶外勞動者們搭建起“清涼港灣”,讓他們在酷暑中感受到一份別樣的涼意。而這,也為蚌埠這座全國文明城市增添了一分生動而溫馨的注腳。
蚌埠,淮畔之城,自古便是交通樞紐、文化交匯之地,厚重的歷史積淀孕育出“禹風厚德,孕沙成珠”的城市精神,賦予了蚌埠人樸實、堅韌的性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這個城市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城市?!薄俺鞘胁粌H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币蛔鞘械臏囟?,體現在她對每一個個體的尊重與關懷。蚌埠市總工會十年如一日織就的“幸福服務網”,讓工會驛站從最初的解決“飲水、如廁、休息難”到如今成為具備“八大功能”綜合服務平臺,服務內容不斷升級,初心始終未變——讓戶外勞動者“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
更令人動容的是,這份關懷并未止步于物質層面,這份溫情也并非單向給予,而是全社會對共建共享的城市文明的集體書寫。工會驛站的建設堅持“工會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原則,吸引了蚌埠眾多企業參與。今年共青團蚌埠市委、蚌埠市衛健委、蚌埠日報社、人民銀行蚌埠市分行聯合舉辦的“夏日送清涼 致敬奮斗者”青年志愿服務行動,倡議書一經發出,便應者如云。“愛心冰柜”的設立,更是動員了沿街商鋪、愛心商家等社會力量的廣泛加入。這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模式,不僅擴大了服務的覆蓋面,更讓關愛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青年學子、企業職工、社區居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座城市注入溫暖的力量。這種集體參與的精神,正是蚌埠城市文明的高度體現,傳遞著社會的敬意與感恩。
溫情蚌埠,幸福可感可及。她正以開放的胸懷和細膩的關懷,書寫著新時代的城市故事。在這里,文化底蘊不是塵封的記憶,而是融入日常的實踐;人文情懷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觸手可及的溫暖。當戶外勞動者在驛站里喝上一杯熱水,當青年志愿者為環衛工人遞上一份清涼禮包,城市的文明與情懷便有了最真實的模樣。蚌埠用行動證明: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高樓大廈的繁華,更在于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尊重。而這,正是“幸福蚌埠”最動人的底色。(沈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