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活“社校聯動”志愿服務機制,是當前蚌埠市不少基層社區探索的一個優化基層社會治理的方向,這個暑假,該市龍子湖區海航社區就有了更多新鮮嘗試,推動青春力量融入社區服務,著力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您看這畫得多生動!孩子幫老人拎東西,志愿者打掃衛生,這不就是咱小區里常有的事嘛!”近日,海航社區物探小區的居民們圍著剛落成的文化墻,你一言我一語地夸贊著。這面60米長的彩繪墻,是15名蚌埠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與社區志愿者用兩天時間共同完成的,一筆一畫間,不僅勾勒出鄰里和諧的溫馨場景,更架起了社校聯動的“連心橋”。
走進物探小區,原本略顯單調的墻面如今“穿”上了五彩“新衣”:畫面里,扎著紅領巾的小朋友正攙扶老人過馬路,青年志愿者們拿著工具清理樓道雜物,垃圾分類點旁的卡通形象正“講解”投放知識……一幅幅生動的手繪作品,配上“鄰里一家親”“海航社區歡迎您 微笑在臉服務在心”等暖心標語,讓抽象的“和諧鄰里”理念變得可觸可感。
(蚌埠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與社區志愿者在繪制墻繪。)
“之前開‘幸福圓桌會’時,不少居民提建議,希望小區里能多些有溫度的裝飾,拉近鄰里距離。”海航社區黨委書記李雪梅介紹,基于這個想法,社區很快聯系上蚌埠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雙方一拍即合,決定以“鄰里守望、鄰里和諧”為主題,讓大學生用專業技能為社區“梳妝”。
從構思到落筆,這場創作更像一場熱鬧的“鄰里派對”。大學生們帶著設計初稿上門征求意見,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得加上咱小區向日葵志愿者的身影”“垃圾分類這點很重要,得畫得顯眼些”……最終,大家共同敲定了10余個貼近生活的場景。繪制當天,社區的“向日葵”志愿者們、社區居民代表全程協作,有的幫著調顏料,有的給大學生遞畫筆,大家紛紛表示:“看著孩子們頂著太陽畫畫,咱也出份力!”
如今,這面文化墻不僅成了小區居民駐足觀賞的“風景線”,還成了促進鄰里交流的“催化劑”。傍晚時分,常有居民帶著孩子來散步,指著畫面對孩子說:“你看,要像畫里那樣,主動幫助別人呀。”不少居民說,“現在下樓遛彎,看到墻上的畫,碰到鄰居都會多聊幾句了?!?/p>
據了解,這只是海航社區“黨建引領+社校聯動”的一次生動實踐。“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與高校合作,邀請大學生志愿者開展藝術培訓、文化講座等活動,讓更多青春力量融入基層治理,讓鄰里情在共建共享中愈發濃厚。”李雪梅說。(何沛 張筱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