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蚌埠市創新實施“燭耀珠城”黨建品牌培育活動以來,禹會區教育系統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精心培育“燭耀珠城 禹炬同輝”黨建品牌,通過筑牢根基、激活效能、彰顯價值,構建起“一校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一黨員一風采”的黨建工作新格局,為區域教育發展注入強勁紅色動能。
錨定核心引領 筑牢黨建根基
禹會區教育系統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教育全過程,以系統思維擘畫黨建藍圖。3月25日,召開“燭耀珠城”黨建品牌建設啟動大會,深入解讀市級實施方案,明確“燭炬領航”“燭臺深壘”“燭光爭輝”“燭火燎原”四大工程,為全域黨建工作定向領航。
以核心品牌為軸心,構建全域聯動的黨建矩陣。圍繞薄弱學校建設、鄉村教育振興等痛點,創新“1+N”黨員志愿服務模式,推動黨員干部下沉一線破解難題。同時,通過課題研究帶動創新,成功申報6個市級黨建課題,推進5個書記領銜項目,其中禹會區教育局黨委案例《畫好黨建“同心圓”,凝聚教育“向心力”》入選全市教育系統十大創新實踐案例,彰顯理論與實踐融合的創新實力。
實施多維聯動 激活黨建效能
品牌矩陣破解發展瓶頸。立足“一校一品”培育目標,以核心品牌為軸心,輻射培育“馬小驍”“秀水紅帆”等22個基層特色黨建品牌,聚焦“課后服務優化”“家校協同壁壘”等教育痛點,精準破解延時服務等12項實際難題,打造“黨建+教育”深度融合樣板。
創新驅動提升黨建質效。禹會區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構建“問題導向—課題攻關—實踐轉化”閉環機制。同時,構建多層級科研體系,省級課題申報6項,市級立項29項、結題9項,區級課題成果評選27項,以科研賦能黨建與教育深度融合。
典型示范營造奮進生態。堅持“選樹一個、帶動一片”,強化榜樣引領作用。蚌埠市秀水實驗學校等2所學校獲評全市“育人旗幟”黨建領航校,蚌埠二中禹會實驗學校等5所學校榮獲“杏壇堡壘”先進基層黨支部稱號,張倩等4名黨員被授予“紅燭先鋒”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依托與禹會區教育局公眾號開設的“燭耀珠城 禹炬同輝”專欄,推送先進事跡18期,形成“榜樣帶頭、全域跟進、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蚌埠第七中學在“啟智潤心,慧育先鋒”黨建品牌培育過程中,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師德師風等方面以身作則。通過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志愿服務等活動,激勵黨員教師為學校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彰顯發展成效 凝聚育人合力
隊伍建設蓄能提質。建立梯級人才儲備體系,儲備校級后備干部9名、中層后備54名,培育副高職稱教師9名,新招聘教師67名,為教育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通過“黨建+人才培育”模式,構建“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教師隊伍結構持續優化。
師德師風鑄魂引領。以“燭耀珠城·禹炬同輝”黨建品牌為引領,禹會區教育系統舉辦“丹心育桃李,匠心鑄師魂”師德報告會。來自全區中小學、幼兒園的12位優秀教師代表,以真摯情感和生動故事,講述禹會教育人的初心與堅守,全方位展現優秀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激勵廣大教師以榜樣為標桿,涵養高尚師德,為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厚植育人根基。
教育質量攻堅增效。聚焦教學主業,以黨建促教研。開展教學視導覆蓋19所學校,組織教研活動55場次,市級以上教學競賽斬獲52項獎項。張公山第三小學依托“杏壇堡壘”支部建設,其綜合教研組獲評市級優秀教研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未來,禹會區教育系統將持續深化“燭耀珠城 禹炬同輝”黨建品牌建設,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動黨建與教育深度融合,為建設教育強區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讓紅色燭火在珠城大地持續閃耀。(尤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