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誠之心只為中國
燃盡生命仍做奉獻
禹會區公安分局民警胡新明
生前愛國敬業
死后捐贈遺體
蚌埠文明網訊 “我是一名中國軍人、警察和共產黨員,赤誠的愛只為中國?!边@是禹會區公安分局民警胡新明生前許下,并用一生去踐行的錚錚誓言。
纏綿病榻中,胡新明夫妻生死相依,雙雙簽署《遺體捐獻登記表》,守護著至死不渝的愛情誓言。今年5月,與病魔抗爭了19個月后,胡新明不幸逝世,遺體將用于醫學科學研究。
利用兩年時間鎖定犯罪嫌疑人
胡新明,祁門縣人,個頭不高,但是精氣神很足。從武警部隊轉業后,2007年進入蚌埠市公安局禹會分局刑偵部門,從事情報收集研判工作,生前系蚌埠市公安局禹會分局刑偵大隊情報中隊一級警長。雖然進入地方單位工作,但是在部隊中磨煉的堅強意志和良好的工作作風影響著他的一生,并為快速適應警察這個新職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無論是武警還是民警,我一生熱愛著自己的職業?!焙旅鞒3:推拮觿㈠\芳這樣說。胡新明言行若一。在同事眼里這個記憶力特別好的他,常常下苦功夫鉆研隊里還有一些沒有破的陳年舊案,只要抓住一點細微的線索,就會持續攻堅直至破案。
2001年,禹會區釣魚臺某小區一棟老房子里,發生一起命案,一位老人的19歲獨生女杜某被當場殺害,犯罪嫌疑人直指21歲的李某。案發后,李某畏罪潛逃。限于當時的破案手段,李某像是人間蒸發。民警雖然經過多方努力,始終沒有找到李某的下落。這些年來,死者的父親經常到該分局詢問案件的進展,面容也逐漸憔悴。每每看到老人祈望能抓住兇手的眼神,胡新明和同事心理都不是滋味。胡新明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快破案,誓要還給他一個公道。
2013年,“命案攻堅行動”正式開始,胡新明主動請纓。后臺根據李某16歲時所拍的一張模糊的黑白照片,比對出一萬多張相似度較高的人像。核對這么多人的面容細節、查看所有人的遷移記錄,怎么看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堅毅的品質和良好的記憶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李某的樣貌已深深刻在他的腦海中,他經常利用業余時間泡在單位里比對,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就是他,他就是犯罪嫌疑人!”2015年的一天,胡新明整整用了兩年的時間,最終成功鎖定李某。民警根據這條線索,終于在山東臨沂將李某抓捕歸案。而此時,李某已經用新的身份在這里生活了十幾年。胡新明此時才慢慢釋然,他終于可以讓逝者安息,撫慰生者受傷的心靈。
據了解,因工作出色,胡新明曾榮立蚌埠市公安局個人三等功1次,連續獲評2014年、2015年度蚌埠市“優秀公務員”,先后4次獲禹會公安分局個人嘉獎。
身背“百寶箱”幫扶村民
近年來,我市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聯系制度,胡新明負責包保馬城鎮的禹會村。他心系百姓,視群眾為家人。按照規定,每個月要下鄉兩次,胡新明只多不少,常常每周就要去一次。三年來,他走訪看望困難老人20余人次,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50余人次,取得群眾的一致好評。
每次下鄉,胡新明都會背上一個包,這是他的“百寶箱”。去之前,他都會自費到單位對面的藥房,購買一些降壓藥和消炎藥等藥品,送到五保戶的家里。每年的六一兒童節,他會準時購買一些學習用品,為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通過走訪,他了解到村里的幾位留守兒童,便一直關注孩子們的成長。他把孩子們的生日記在心里,每到生日那天,他都會帶著蛋糕,為他們過一個快樂的生日。
通過走訪,胡新明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2021年,他了解到村里的一位老人家漏水。看到老人的窘迫,他決定幫助老人申請危房改造?!爸挥邢掠晏烊ゲ判小!庇幸惶煜掠?,胡新明要去下鄉,同事勸他雨停了再去,為了拍到房屋漏水的場景,他卻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披著雨衣騎著電動車,趕到老人家里拍照?;氐絾挝?,加班加點書寫申報材料,再跑前跑后聯系相關部門修繕,最終成功幫老人解決房屋安全隱患的問題。村民戶口的問題他幫忙解決,老人孤獨他陪伴聊天,鄰里矛盾他幫忙開導,幾年下來,他已經和村民們打成一片,警民水乳交融。
幸福的生活被疾病徹底擊垮
2021年11月確診犯癌之前,胡新明的三口之家過著平淡祥和卻又浪漫幸福的生活。
胡新明的家在一棟老房子里。劉錦芳是安徽宏業紡織有限公司蚌埠棉紡分公司員工。雖然外表陳舊,但是內部被劉錦芳收拾的井井有條,一塵不染。
胡新明是一位特別自律的人,他每天要投100個三分籃,做100個俯臥撐。每年按時獻血,這么多年堅持下來,已經成為禹會公安分局里獻血最多的人。胡新明也是一位特別浪漫的人,每到案件有重大突破或有其他喜事的時候,不善飲酒的他,總會與妻子喝一杯紅酒,以示慶祝。妻子一直相伴左右,伉儷情深。兒子學習努力,因為父親職業的緣故,考上了心儀的哈爾濱工程大學。
然而,這份寧靜知足,被當年11月確診的癌癥徹底擊垮。確診前,胡新明身上有腫塊,后期伴有高燒,輾轉多地治療沒有確診。11月,胡新明不得不到上海治療,被查出左肋骨高級別多形性肉瘤伴多發骨、腎上腺轉移。
每次治療,都像從鬼門關上走一遭,身體承受著巨大的痛楚。然而,治療初期,他是非常樂觀的,他渴望戰勝病魔,爭取早日重返工作崗位,繼續為人民服務。可現實是殘酷的,病魔一步步蠶食他的體魄,治療的后期只能靠輪椅代步。他熱愛他的工作,最后乘坐輪椅,也要到曾經戰斗過的工作崗位看看。
隨著身體每況愈下,回歸工作無望,他逐漸萌生捐獻遺體的想法。“既然病魔已吞噬了我重返崗位的夢,那就讓我在燃盡生命之際做最后一次奉獻吧!”胡新明告訴妻子,他想捐獻遺體,再為國家做一點貢獻?!澳俏揖团阒阋黄鹁璋?!”心心相印至死不渝,胡新明病后,劉錦芳一直相伴左右,她用這份執著的愛,給了胡新明最溫柔也是最溫暖的力量。2022年12月28日,胡新明與劉錦芳夫婦共同簽署了《遺體捐獻登記表》。
2023年5月11日凌晨3點,因病搶救無效,與疾病抗爭19個月后,胡新明的生命永遠定格在51歲。
最后的送別,大家潸然淚下
5月11日下午三點,劉錦芳遵從胡新明生前遺愿,在紅十字會、家人、同事的見證下,將他的遺體無償捐獻給蚌埠醫學院,幫他兌現了“在燃盡生命之際做最后一次奉獻”的莊嚴承諾,用大愛義舉重新定義生命的意義。生前,胡新明拜托同事找到了獻血證,算是留給妻子的遺產。
“他走了,但是他的生命和精神,以新的方式延續著?!睕]有儀式,卻有無數人前來送行。當天中午,凡是沒有出勤的民警,趕在遺體運走前,均自發前往市殯儀館,送胡新明最后一程,大家感慨良多。遵從他生前的意愿,不開追悼會,不葬公墓,盡量減少對大家的打擾。在殯儀館里,大家圍在胡新明的身邊,望著遺體被拉走,不禁潸然淚下。
隨后,劉錦芳用胡新明的賬號發表了感謝,感謝大家的幫助,感謝大家來送他最后一程。2023年6月,胡新明、劉錦芳夫婦正式被公示為5月份的“蚌埠好人”。
記者:謝勛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