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團隊合作精神,蚌埠市龍子湖區東升街道海亮社區以“一米高度看世界”的理念,站在兒童的角度,搭建兒童志愿服務平臺,鼓勵孩子們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服務者”,實現“小手拉大手”的社區共治新格局。
創新機制,構建兒童志愿服務參與體系
發布招募公告,招募轄區內6—14歲兒童組建“向日葵小小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綠色環保、為老服務、文化傳承等志愿服務活動,同時發放積分卡片、積分徽章,將服務轉化為積分,可兌換學習用品等。定期開展“親子志愿日”活動,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社區服務,形成“小手拉大手”效應。建立家長志愿者導師庫,為兒童提供技能指導與安全保障。目前,社區注冊兒童志愿者8名,開展活動20余場。
多元實踐,兒童志愿服務激活社區治理
整合轄區資源,打造“室內+戶外”立體化實踐網絡,設立“兒童志愿服務角”提供活動策劃空間;開辟“睦鄰花園”戶外實踐基地。聚焦社區治理設計特色志愿服務項目,例如“小小巡邏隊”勸導不文明行為,“環保小衛士”開展“舊物改造”,“陪伴計劃”組織兒童為獨居老人表演節目等。通過“兒童視角”重塑社區文化,舉辦“童畫社區”墻繪活動,鼓勵孩子用畫筆描繪理想家園。
雙向賦能,兒童志愿社區治理互促共進
創新探索“童聲宣講+行為示范”模式,讓小志愿者們成為社區宣傳的主力軍。通過兒童視角傳遞治理理念、以童真行動引領文明風尚。組織兒童志愿者以“小小宣講員”身份,用童言童語傳播社區文明公約、垃圾分類、防溺水、反電詐等內容,通過情景劇模擬電詐話術幫助老人識別風險,將枯燥的政策條文轉化為生動有趣的互動場景。童聲宣講以“貼近性”打破傳播壁壘,讓治理理念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下一步,海亮社區將持續優化兒童志愿服務生態,為兒童提供更多參與志愿服務的機會和平臺,讓更多的孩子在志愿服務中成長、在公益實踐中收獲,為基層治理注入“童心力量”。(唐雅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