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面對千頭萬緒的基層事務與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蚌埠市淮上區沫河口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實踐“一網統管、一站服務、一線聚力”的“三個一”工作法,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新動能。
“一網統管”強筋骨,織密治理“經緯網”。沫河口鎮打破傳統條塊分割,將全鎮24個村科學劃分成161個基礎網格,將黨建、綜治、民政、應急等職能有機整合“入網”。每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明確“巡查走訪、信息采集、矛盾調處、政策宣傳、民生服務”五大核心職責,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的工作格局。依托智慧治理平臺,建立“巡查—上報—處置—反饋”閉環機制。并依托智慧治理平臺實現事件通過網格員“鐵腳板”丈量民情,平臺“大數據”精準賦能,使治理觸角延伸至最基層。
沫河口鎮召開網格員監管員協管員能力提升培訓會
“一站服務”暖民心,架起便民“連心橋”。沫河口鎮黨委聚焦群眾“辦事難、跑腿多”問題,全力打造集黨務、政務、便民服務于一體的“一站式”黨群服務中心。目前沫河口鎮轄區內已建成24個黨群服務中心和7個工會驛站,實現服務陣地全覆蓋。不斷優化辦事流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輔以錯時延時、預約上門等貼心舉措,讓群眾“只進一扇門,能辦所有事”。同時引入社會組織、志愿者提供養老托幼、法律援助等專業服務,使服務中心成為群眾“想來、愛來、盼來”的溫馨家園。
“一線聚力”匯民智,激發共治“內驅力”。沫河口鎮堅持“一線工作法”,黨員干部常態化下沉樓棟、院落,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面對面聽取訴求、宣講政策。創新搭建“居民議事廳”“線上議事群”等多元協商平臺,引導群眾圍繞環境整治、公共設施維護等身邊事有序參與決策、管理和監督。通過基層治理“積分制”,有效激發居民“主人翁”意識,設置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等積分項目,建立“線上積分、線下兌獎”的激勵機制,變“干部干、群眾看”為“干部群眾一起干”。
沫河口鎮將持續深化“三個一”機制,不斷探索符合時代特征、滿足群眾期盼的治理新路徑,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讓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為感知黨情、凝聚民心、傳遞溫暖的“最前一公里”。(趙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