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淮河浩蕩東流。夏日的蚌埠港一片繁忙,巨大的吊機臂緩緩轉動,貨輪鳴響悠長的汽笛。一艘滿載建筑材料的貨輪緩緩駛離泊位,船頭劈開層層波浪,劃出了一條連接皖北與世界的黃金通道。
城因水興,港通天下。穿城而過的碧波承載著珠城百年樞紐的基因。隨著五河縣城南綜合碼頭、黃疃窯綜合碼頭日前開港運營,日益完善的港口布局彰顯了這座淮畔之城的雄心——不僅要打通內河航運堵點卡點,還要掀起一場關于“破圈”的深刻變革,讓蚌埠在通江達海的棋盤上落子如飛。
雙埠齊開撬動水運新機
奔流的淮河進入安徽段末端,五河縣城南碼頭在6月28日迎來了一期正式開港。充滿了現代感和未來感的散貨氣膜倉庫像巨大的白色氣泡,地標般立于淮河岸邊,成為皖北地區、也是安徽港口的首個氣膜倉庫,能夠實現散貨運輸過程的全封閉、低粉塵、高效率作業。
五河縣城南碼頭散貨氣膜倉庫像巨大的白色氣泡,地標般立于淮河岸邊。
五河縣城南碼頭的建成,讓距離碼頭約6公里的安徽湖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嘗到了甜頭??嘤谖搴涌h長期沒有水運碼頭,企業產品須運輸到位于沫河口鎮的力源碼頭,而今在“家門口”即可出港,貨物到場單價每噸節約了近5元,一年下來為企業省去80萬元至100萬元的物流費用。
五河縣城南綜合碼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擁有東進西聯、南下北上的絕佳區位優勢,五河及周邊的水運集散空白得以填補。五河縣城南碼頭成為上游蚌埠、阜陽以及皖北宿州、淮北東向出海的重要“充電樁”與“加油站”。
6月28日是載入交通發展史冊的一天。同一天,蚌埠港黃疃窯綜合碼頭開港運營,成為《蚌埠港總體規劃(2035年)》獲批后蚌埠市首個建成的碼頭。
蚌埠港黃疃窯綜合碼頭位于高新區黃疃窯境內,使用岸線350米,建設4個2000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510萬噸。其建成將有利于完善蚌埠港的服務功能,聯動天河科技園園區企業的獨特位置,可以滿足企業運輸需求,有效幫助蚌埠市及周邊市縣企業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蚌埠港黃疃窯綜合碼頭已正式開港投用。 劉晨 攝
港口興,城市興。兩座碼頭同日運營,如同為這顆淮河明珠插上了兩只騰飛的翅膀。兩座永不熄燈的藍色樞紐,見證著這座城市與世界對話的每一個精彩時刻,把百年交通基因轉化為內陸開放新動能,使每公里岸線都成為撬動水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
放大優勢丈量深藍夢想
蚌埠依淮而生、因港而興,是淮河在安徽境內唯一穿主城區而過的城市,境內擁有淮河、渦河等6條等級航道,航道總里程414公里。蚌埠港由“一港三區”組成,是全國內河36個主要港口之一。水運是蚌埠的優勢,也是蚌埠的未來。
唯有緊抓優勢、放大優勢,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占取先機。蚌埠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實現“港口+航道+產業”三維重構,打通“任督二脈”已勢在必行?!笆奈濉币詠?,我市共實施3個航道整治項目、9個港口建設項目,加大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空前。
“水上高速”建設加速,淮河干流航道蚌埠段已按照Ⅱ級航道標準整治完成,渦河航道蚌埠段按照Ⅳ級航道標準整治完成,沱澮河Ⅳ級航道整治正在施工中,已構成“一干三支”高等級航道網,基本實現通江達海。
港口項目中,蚌埠新港改造工程、大禹碼頭、五河縣城南碼頭、黃疃窯綜合碼頭等4個項目已竣工并投入運營;沫河口力源碼頭二期工程、臨港產業園船舶配套碼頭等2個項目已建成,待交工驗收;長淮衛中誠國際碼頭、國能黃疃窯碼頭三期、懷遠港區龍亢碼頭等港口正在加快建設中。至此,蚌埠市運營港口已達8個,設計年吞吐能力達3000萬噸。
2022年至2023年,交通運輸部批復了《蚌埠港總體規劃(2035年)》,蚌埠市先后出臺《蚌埠市港口岸線使用管理辦法》《蚌埠淮河航運樞紐建設方案》,以高水平協同開放引領淮河流域航運高質量發展。而今,五河縣城南碼頭和黃疃窯綜合碼頭的開港,如兩顆石子投入皖北水運棋局,激起“以港興業”的漣漪,讓“淮河航運樞紐”的藍圖從紙面躍入現實。
港產城融合重構發展格局
港口布局日益完善,“水上高速”加速暢通,水運要素活力強勁……放眼“黃金水道”盛景,不僅是物流成本的減法,更是城市能級的乘法。
當前,蚌埠市正處于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內河航運在做強國內大循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蚌埠市順勢而上,以“港口+航道+產業”三維賦能,“港產城”的共生畫卷正徐徐展開。
7月22日,臨港產業園船舶配套碼頭(無人機照片)。劉晨 攝
聚焦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蚌埠市不斷加強公鐵水多式聯運設施建設,高效整合運輸資源,提升綜合運輸效率。圍繞臨港產業園區,以綠色智能低碳、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為主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統籌港口、產業園區、物流園區與城市功能區協同發展,深化港口與產業跨區域合作,構建“以港促產、以產興城、港城共榮”的港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
今年6月,《蚌埠港總體規劃(2035年)》新一輪修編工作已正式啟動,將進一步優化蚌埠市港口布局,填補固鎮港區空白,恢復“一港四區”配置,完善轄區內航道的港口岸線規劃,提高港口岸線利用率。同時,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帶動周邊地區物流發展,加快蚌埠港發展成為以大宗散貨、集裝箱和化工品運輸為主,兼顧旅游客運的現代化、多功能綜合性港口,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需求。(李景 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