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絕望到驚喜!過去同類檢定業務需要一個多月,沒想到292臺報警器14天就完成了檢定,還幫我們排查出3處隱患,這才是真護航!”7月中旬,安徽輝隆瑞美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全主管王部長望著新投產的生產線,對蚌埠市計量科學研究院的高效服務贊不絕口。
原來,安徽輝隆瑞美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7月初啟動生產線技術升級改造,卻卡在了292臺可燃氣體報警器的檢定環節?!鞍蠢弦幘刂辽俚玫纫粋€月,生產線投不了產,損失可不??!”王部長回憶當時的焦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系了市計量科學研究院。
讓企業沒想到的是,求助電話接通后,計量院當即啟動“大宗器具約定服務”。考慮到設備數量大、企業工期緊,院方迅速與企業敲定檢定時限,第二天就派出由4人組成的“黨團先鋒隊”技術突擊隊進駐廠區。
連續12天里,突擊隊員頂著車間高溫“烤”驗,白天輪班現場檢測,晚上同步處理送檢樣品和數據,院內督查組每天跟蹤進度。最終,不僅提前完成全部檢定,更在第14天就把校準證書送到了企業手中,剛好趕上生產線技改節點。
這場“及時雨”背后,是蚌埠市計量科學研究院創新推出的“157約”分類快檢工作法在發力。“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計量檢定周期長’問題,蚌埠市計量科學研究院將業務分為三類:常規器具通過‘157’時限提速,簡易業務當日結、常規送樣5天完、現場檢定7天完;大宗或特殊器具則“按需約定”時限;同時通過考核追責機制確保服務落地?!卑霾菏杏嬃靠茖W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過去一個多月的活兒現在14天搞定,還幫我們揪出安全隱患,這效率真是實打實的營商環境優化!”王部長的感慨,道出了企業對計量服務提速的真切獲得感。如今,“157約”工作法正以科學分類、靈活高效的服務,為蚌埠企業發展注入計量“加速度”。(何沛 楊兆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