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內荷葉田田,白鷺翩躚,一幅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近萬只夏候鳥在此開啟“育兒季”,碧波、葦蕩與羽翼交織成的和諧畫面,為皖北平原增添了靈動的生機。
近年來,蚌埠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加強執法監管、完善救護體系、普及保護知識等舉措,為野生動物撐起保護傘,讓越來越多的鳥類選擇在這里棲息安家。
陳林 攝
2023年5月,某縣兩名當事人因非法攜帶氣槍、鉛彈等獵捕珠頸斑鳩、山斑鳩等“三有”保護動物被處以罰款;2024年1月,蚌埠市某縣村民因非法捕獲6只野生鳥類被依法處罰。這些案件的依法嚴辦,既彰顯了蚌埠市打擊非法捕鳥行為的鐵腕決心,更向全社會發出強烈警示,守護鳥類安全,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生態衛士。
“夏季是鳥類繁殖關鍵期,更需要我們溫柔以待?!笔凶匀毁Y源和規劃局濕地管理科負責人介紹,珠頸斑鳩、山斑鳩等鳥類雖然常見,但它們在維護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非法捕獵不僅違法,更會破壞我們共同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我市以林長制為抓手,構建起“空地一體”的鳥類保護體系,地面巡護、智慧監測、市場整治等多重手段守護這些“天空精靈”。僅今年以來,我市組織生態護林員開展了“春季護鳥”“清除鳥網”等專項行動,巡查巡護了1250余次,清除非法捕鳥網具6張,重點守護鳥類繁殖地、遷飛停歇區。在鳥類棲息地,相關部門布設了114臺監控設備,實現重點區域24小時智能守護。執法部門還開展了“清風行動2025”,聯合公安、市場監督、農業農村等多部門常態化開展專項執法,對花鳥市場、農貿市場、餐飲后廚、物流運輸、網絡交易平臺等重點場所進行拉網式排查,全鏈條嚴厲打擊非法出售、購買、利用鳥類及其制品和銷售違法獵捕工具違法行為,累計出動執法車輛300車次、執法人員1211次。
除了織密保護網絡,阻斷非法市場交易以外,我市規范繁育救助,守護了一個個生命奇跡。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強化了對鳥類人工繁育機構及場所的日常監管,通過明察暗訪重點排查購買獵捕鳥類進行繁育的潛在風險。省級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站發揮收容救助作用,收容救護野生動物共17種、96只,包括東方白鸛、縱紋腹小鸮、紅隼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30余只。
隨著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我市鳥類多樣性顯著提升。僅以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為例,根據監測顯示鳥類種類及種群數量都在增長。從2016年公園揭牌成立之初的103種鳥,到如今確認有19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種,如東方白鸛和黃胸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則多達28種。(陳瑤 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