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天橋街道喻義巷社區老年群體眾多,近年來,社區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堅持黨建引領,聚焦銀齡服務需求,持續探索多元化社區養老服務,積極挖掘社區資源,推動夕陽芳華與和諧社區雙向奔赴。
銀齡情深,走訪陪伴暖人心。社區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積極開展常態化走訪工作,精準摸排社區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全面掌握高齡、失能、獨居、空巢等特殊老年群體的生活狀況。社區工作人員每人配備一本“一戶一表”,通過入戶與老人親切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并建立詳細的老年人服務需求表,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制定規范的上門走訪制度,確保底數清晰、情況明了、服務到位。
銀齡暖陽,入戶關懷愛滿堂。社區積極探索家門口辦理業務的新模式,持續優化“15分鐘服務圈”。網格員主動上門,為高齡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便捷的認證服務;貼心服務傳遞真情,聯合社區醫院、長有理志愿服務隊、百草園中醫院志愿服務隊等轄區資源,免費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義診、愛心義剪、推拿針灸等服務,增強老年人的保健意識,幫助樹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銀齡煥彩,美育浸潤風華長。社區以文化浸潤為抓手,聚焦銀齡群體精神需求,主動打造“家門口”的文化賦能新場景。深入挖掘社區內的文藝骨干,激活退休教師、文藝愛好者等內部資源,組建了書法、舞蹈、樂器、合唱等多樣化的文藝團隊。以“文化養老”模式精準對接多元化需求,讓養老生活從“有保障”升級為“有質量”,真正實現了“老有所樂”與“社區共治”的雙向賦能。
銀齡互助,積分賦能添動力。社區以“老有所為”激發“老有所樂”,創新打造“積分超市”,制定志愿者積分評分標準和兌換制度,明確每項服務對應積分值:參與一次社區巡邏記5分,調解一起矛盾記10分,教授一節文化課記15分……積分可兌換健康課程、“五代”服務、體檢理療等“暖心禮包”。鼓勵健康老年人發揮經驗優勢,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形成“服務換積分、積分兌服務”的良性循環。
如今,這支“銀齡先鋒隊”已成為社區治理的“柔性紐帶”,用余熱照亮了更多人的生活,也讓“養老”真正變成了“享老”。下一步,喻義巷社區將繼續深耕銀齡服務,讓“享老”的幸福底色更濃,共同譜寫夕陽芳華與時代同行的動人樂章。(代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