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蚌埠蚌山區天橋街道以公租房租賃補貼發放為抓手,通過“數據跑腿”“上門幫辦”“動態跟蹤”三項舉措,將住房保障政策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今年截至6月,已累計為16戶困難家庭發放補貼2.4萬元,用“小補貼”撬動“大民生”,讓住房保障的陽光照亮每個困難家庭。
數據篩查“主動辦”,讓政策精準找到人。街道依托“皖戶安居·保障房運營監管系統”,聯合區住房保障中心,比對低保戶、殘疾人、低收入無房戶等人群信息,建立“保障對象預篩庫”。社區網格員按名單逐一電話核實,對符合條件卻未申領的群眾“點對點”推送政策。居民李奶奶感慨道:“我平時不住在這邊,很多政策都不了解,社區小姑娘特別有耐心地教我怎么辦理租房補貼,真是太貼心了!”這一舉措,成功將“人找政策”轉變為“政策找人”,讓好政策不再“沉睡”。
特殊群體“上門辦”,服務送到家門口。針對獨居老人、重度殘疾人等行動不便的群體,街道組建“安居服務小隊”,提供材料代填、證件復印等全流程代辦服務,把服務延伸到“最后一米”。家住和煦·幸福城的李大爺因腿腳不便一直沒有辦理補貼,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收取材料,幫忙復印身份證和戶口本,全程代辦。李大爺看著忙碌的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
年度復核“動態調”,確保保障精準到位。街道建立“一戶一檔”動態管理機制,在年度復核中重點關注保障對象的收入、住房變動情況。對因再就業等原因收入超標的家庭,及時停發補貼并做好政策解釋;對新出現的困難家庭,實行“隨申請隨審核”,確?!皯1M保、不漏?!?。
從“坐等申請”到“主動出擊”,從“前臺辦理”到“上門服務”,天橋街道以補貼發放為“小切口”,做好基層治理“大文章”,用貼心服務織密群眾“安居網”。(麥精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