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龍子湖區在義務教育領域深耕細作,以優質均衡為筆,繪就了一幅教育發展的美好篇章,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為我市基礎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了龍子湖力量。
“十四五”以來,龍子湖區始終將教育視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堅持兩個“只增不減”,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累計投入約 14.1647 億元,為教育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龍子湖區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饼堊雍^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孫震雯介紹,龍子湖區教育局秉承著擴資源、優布局、強隊伍、提質量、促內涵、創一流六大路徑,持續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一體推進強國強區建設。
新建未來實驗小學、新元實驗小學、行知實驗學校小學部項目,累計投入資金 2.2 億元,提供學位 3510 個,有效緩解了學位緊張問題。同時,積極推進校舍維修改造,37 個項目涉及 23 所學校,投入資金約 1437 萬元,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讓孩子們在更加安全、舒適、優美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龍子湖區深知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構建了多元化的教師引進模式。通過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引進等方式,共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 312 人,為教師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實施“區管校聘”體制改革,建立區域統籌的立體化教師輪崗體系,“十四五”以來,407 名優秀校長、教師實現了區域流動,其中骨干教師 244 名,促進了教師資源的合理布局與均衡配置,讓優質師資在區域內流動起來,縮小了校際之間的師資差距。
大力實施“三名工程”,已成立名師工作室 19 個、名班主任工作室 4 個、名校長工作室 2 個,培養出省級優秀校長、名師等 10 人,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壇新星、教書育人楷模等 118 人。實施龍子湖區教育系統“251”人才培養計劃,建立教育儲備人才庫,構建全鏈條教育教學人才隊伍培養選拔機制,打造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改革創新破壁壘,優質資源聚共享。堅持改革創新,帶頭開展學區劃分調整,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全區省市級特色(新優質)學校達 14 所,占比 74%,形成了優質教育資源的集群效應。先后成立鳳陽路第二小學、十六中、龍子湖實驗學校、師范附小等緊密型教育集團,三十一中加入三中教育集團成為蚌埠三中初中部,工農小學與安慶市人民路小學簽訂幫扶協議,大力實施皖北地區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擴容工程,全區緊密型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 60%,
創新舉措提質量,教育科研激內驅。以“小切口”聚焦真問題,深入教學一線進行沉浸式調研、跟進式指導、全方位幫扶,切實提高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十四五”以來,共開展綜合視導 50 余次,專項視導 200 余次。組織、指導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業務比賽,獲國家級、省市級獎項 3000 多項;創新啟動“教研共同體”項目,青年教師在公開課中得到鍛煉與成長。開展特色學科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龍子湖區在義務教育領域的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h(市、區)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考核多次榮獲省、市級優秀等次;龍子湖區教育局被評為全省教育事業統計先進單位、全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連續三年體育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一;在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榮獲優秀組織獎。
喜訊頻頻傳來。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鳳陽路第一小學、鳳陽路第二小學、三十一中培養的 2 名學生,有望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周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