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家住榮盛碧水灣小區的劉素梅走進家門口的“董府家宴”?!靶《?,給我留個六人包間,周末閨女一家回來吃飯。老規矩,紅燒仔雞提前給我備一份?!眲⑺孛肥旖j地和老板娘打著招呼。這家開在居民區門口的餐館,幾個月前還是一家人均消費150-200元的高端茶樓,如今已成為街坊鄰居的“家庭廚房”。
去年底,從業20余年的餐飲人董芳接手了這個店面。她撤掉了原來的紅木家具,換上了溫馨的綠植;撤掉了昂貴的茶具,擺上了家常的餐具。“就是要讓街坊鄰居推門就能進來,像回家吃飯一樣自在?!苯洜I這個店,董芳選擇了一條更“走心”的路,菜單上有數道不超過20元的家常菜?!袄畲鬆敳怀韵悴?,王阿姨喜歡菜燒爛些……”董芳的筆記本上寫滿了熟客的飲食偏好。
“商務茶樓”變為“百姓廚房”,蚌埠的高端餐飲正在進行“平民化轉身”。
“半畝茶園”一直是蚌埠餐飲界的一個高端符號。用經營者黃埔的話說,以前“一桌消費一兩千元很平?!?。但如今旗下品牌開始主攻“人均60元吃出150元品質”的性價比賽道。39元的手工醬肉炒香干、42元的蒜香咸蹄髈……價格親民但食材講究,雖然單桌消費額降了,但客流和收入反而更穩定了。
過去那些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的高檔酒店如今紛紛以嶄新面孔示人?!八纬蛷d”更名為“東坡家宴”,以往豪華的大廳被改造成多個適合朋友小聚的溫馨小包間?!盎础な熬眯聡恕备麨椤靶腋@铩?,大堂新增明檔,多了煙火氣也更方便百姓看菜點單。多家高端餐廳也在積極調整經營策略,著力挖掘蚌埠本土菜肴的獨特魅力。
如今走在蚌埠街頭,看到更多的是酒店門前的“餐飲便民服務驛站”,家常的菜品、實惠的價格、便捷的打包。10元的紅燒獅子頭、38元的紅燒大蝦……這些驛站既為市民提供便捷餐飲服務,也成為酒店展示廚藝、吸引客源的有效渠道?!耙郧包c的菜少都不好意思進飯店,現在打包2個葷菜回家總共就花七十多塊錢,比我自己做還劃算?!奔易【G地中央廣場的謝先生說,現在的飯店親民多了,也越來越像老百姓自己的“大食堂”。
“靠商務宴請做生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未來是社區餐飲的天下?!卑霾菏胁惋?烹飪)行業協會會長張立忠認為,未來餐飲業的發展必須扎根社區、服務百姓。當前轉型的關鍵在于,如何將高端餐飲的精致與本土風味的醇厚完美融合,打造出既有文化底蘊又接地氣的餐飲新形態。這場轉型雖然伴隨著陣痛,但唯有深耕蚌埠飲食文化精髓,餐飲企業才能在新形勢下找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在市委黨校科研部(市情研究中心)主任劉進看來,餐飲業目前的這種轉型正在重塑行業生態,“現在比的是性價比和服務溫度,恰恰回歸了餐飲服務百姓生活的本質?!保惉?趙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