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蚌埠市固鎮縣紀委監委用大數據高效“算力”補充紀檢監察“人力”短缺,積極探索大數據信息技術與紀檢監察工作有效融合。通過“智能篩查+異常鎖定”,快速實現數據碰撞,篩查疑點問題,形成“數據采集—建模分析—發現問題—預警分發—核查處置—結果反饋”的全流程監督閉環,有效提升基層監督質效。
在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開展過程中,固鎮縣紀委監委緊盯涉農涉糧、教育醫療、社會救助、鄉村振興等重點民生領域,一方面,依托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暢通群眾在線反映訴求和投訴舉報渠道,提高問題線索收集效率;另一方面,深化運用基層公權力大數據平臺,強化與農業農村、醫保、衛健、人社、民政等部門協作聯動與信息共享。通過大數據篩查、對比、分析異常數據,第一時間開展線下核實,及時發現侵害群眾利益的“微腐敗”行為。對影響惡劣、群眾關注的問題線索,果斷立案,迅速突破,從嚴查處。
據悉,今年以來,固鎮縣紀委監委已搭建死亡人員違規領取高齡補貼等5類16個大數據監督模型,累計產生預警信息255條,已查實144條,轉問題線索79條,立案11人,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
大數據監督既要指出“頑疾”,又要開出“藥方”,更要確保“療效”。針對大數據比對分析發現的共性問題和暴露出的廉政風險點,該縣紀委監委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開展警示教育、約談相關負責人等方式,督促職能部門從機制上堵塞漏洞、補齊短板。
“以前開展監督檢查全靠‘眼睛看、動手翻、張嘴問、查資料’,整體監督質效不高?!惫替偪h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數據監督模型的創建極大提升了監督效率,將認真總結經驗,探索創建多場景監督模型,將大數據監督辦案思維融入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為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插上科技“翅膀”。(戴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