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人以無私的奉獻,為他人點燃重生的希望。
近日,安醫大一附院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鮮紅的血液在透明管路中靜靜流淌。蚌埠90后小伙武文韜躺在病床上,看著自己的血液經分離機,一點點匯聚成生命的希望。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生命接力——他的造血干細胞,即將為千里之外一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重新點燃生命之火。
“能成為別人的希望,是我的幸運。”完成捐獻后,武文韜笑容卻比陽光更溫暖。11年前,那個在獻血車上擼起袖子的青澀大學生不會想到,當初留下的8毫升血樣,如今竟真的能挽救一個瀕臨凋零的生命。
2014年,武文韜在獻血車上第一次聽到了“造血干細胞捐獻”這個詞?!肮ぷ魅藛T說,這可能是一個患者活下去的唯一機會。”這個普通的午后,他鄭重地在《志愿捐獻者同意書》上簽下名字?!熬拖裨跁r光長河里投下一枚漂流瓶,不知道哪天會被誰拾起?!?/p>
今年5月,當這個“漂流瓶”終于被命運打撈上岸,當蚌埠市紅十字會通知武文韜配型成功時,武文韜正在工地驗收項目。電話那頭的聲音讓他瞬間激動起來,“十萬分之一的概率,我中獎了。”
采集當天,鮮紅的血液從武文韜右臂流出,經過分離機提取造血干細胞后,又從左臂輸回體內。這個看似簡單的循環,卻是醫學創造的奇跡——200毫升混懸液里,飽含著足以重建一個人造血系統的生命密碼?!拔业难谒眢w里流淌,我們就成了血脈相連的親人?!笨粗叵淅镎滟F的干細胞,武文韜輕聲說道。
當運送干細胞的醫療箱被鄭重交予醫護人員時,武文韜的父母悄悄抹淚。他們知道,這個印著紅十字的箱子,將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另一個生命的身邊。“它帶著溫度,就像一顆跳動的心臟?!必撠熯\送的志愿者說。
“他不是英雄,只是個善良的普通人。”蚌埠市紅十字會負責人翻開登記簿,武文韜是全市第27例捐獻者,安徽省第763例捐獻者。
從“偶然入庫”到“義無反顧”,武文韜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接力,為他人點亮了生命之光。捐獻結束后,他說:“入庫時播下的善意,可能在某天突然綻放,為患者打開了一扇希望的窗,也讓自己得到內心的滿足?!保惉?吳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