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蚌埠市淮上區沫河口鎮龍廟村榮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這枚沉甸甸的國字號招牌,正是該村近年來以文明為筆、實干為墨,奮力描繪“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百姓富”新畫卷的生動印證。
產業筑基,物質文明富鄉村。龍廟村深諳“倉廩實而知禮節”之理,以產業興旺夯實文明根基。創新“示范+幫帶”模式,將黨建優勢融入產業發展脈絡,一個蔬菜協會黨小組成為引擎。2024年,村集體投資百萬元建成10畝智能菌菇養殖基地,年增收益預計達25萬元。362畝經濟林、420畝精養魚塘全年產值1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攀升至7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穩定在2萬元左右。富民產業為鄉村文明提供了豐厚的物質滋養。
生態塑形,環境文明靚家園。龍廟村緊抓鄉村建設機遇,精雕細琢人居環境。10公里嶄新生產路、5座便民橋涵貫通阡陌;清淤溝塘8000余平方,讓水脈重煥生機;400余盞路燈點亮村民歸途;投資170余萬元的污水處理站守護一方清水。電網升級、自來水入戶、水利興修等工程普惠千家萬戶。如今村內道路硬化亮化、綠樹成蔭,排水通暢,2處村民游園與1處為民服務中心、投資10多萬元的文化廣場及健身設施相映成趣,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已然成型。
文化鑄魂,精神文明潤心田。村莊之美,更在人心。龍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精神高地,圖書閱覽室、科普活動室等5個功能場所書香彌漫、智慧流淌。一支活躍的舞蹈隊志愿服務隊定期起舞,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文明實踐服務隊深入群眾,理論宣講、政策解讀、移風易俗潤物無聲,“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傳承文化根脈,極大增強了村民歸屬感與向心力。
治理創新,鄉風文明樹新風。龍廟村探索鄉村善治新路,創新推行“積分制”管理模式。巧用“紅黃榜”正反激勵,將文明有禮、勤儉節約、助人為樂等美德細化為可量化、可評價的積分,讓抽象村規有了“看得見”的標桿、“比得了”的鏡子。此舉有效激發了村民自治熱情,推動陳規陋習悄然改變,崇德向善蔚然成風。
從市級文明村、美麗鄉村,到全省黨建標兵、民主法治示范村,再到如今摘取“全國文明村鎮”桂冠,龍廟村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文明蝶變。這顆閃耀在淮河岸邊的明珠,正以文明之光,照亮鄉村振興的幸福之路,為新時代新農村建設樹立起熠熠生輝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