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集中統一銷毀活動,現場對27.16噸、總貨值71.08萬元的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全面展示了蚌埠打假治劣的工作成果,營造強大的打假治劣聲勢,彰顯蚌埠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民生安全的堅定決心。
當天上午,在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內,堆積如小山般的假冒偽劣商品引人注目。隨著一聲令下,白酒、藥品、化妝品、家電、計量器具、兒童用品等罰沒物資在執法人員的監督下,被鏟車分批運入垃圾處理中心。
記者了解到,此次銷毀采用環保焚燒發電技術,通過與生活垃圾摻燒實現資源化利用。同時,為防止問題商品回流市場,相關部門對銷毀全過程進行視頻記錄,實現全流程可追溯、可監督。“活動銷毀的物資是2024年專項整治成果的集中呈現,涵蓋假冒商標、不合格產品、問題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現場執法人員說。
據了解,2025年以來,市市場監管部門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民生問題,重拳出擊,鐵腕整治,先后開展了元旦春節“兩節”打假、農資打假保春耕、“守護消費”及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等專項行動。截至5月底,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490件,罰沒款833.18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8件,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掛牌督辦1件。
“此次銷毀的侵權假冒商品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市場監管局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展示了市場監管部門維護市場秩序的成果,震懾了違法行為,凈化了市場環境,保護了消費者權益。接下來,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提升監管能力,持續推動打假治劣工作,形成執法打假整體合力,增強人民群眾辨假識假能力,營造全民參與打假的社會氛圍。”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郭自非表示。
多年來,蚌埠市連續開展侵權假冒偽劣商品統一銷毀行動,通過常態化、規模化的執法舉措,對制假售假行為形成強大震懾,引導各類經營主體樹立合法合規經營意識。市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對商品的標識和外包裝進行認真鑒別,沒有合格證和生產日期等,都要小心謹慎。購買的商品小票必須保留,如遇假冒偽劣產品,小票可用于維權。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假冒偽劣商品,消費者可及時撥打“12315”維權電話向相關部門舉報。(何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