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至,仲夏始,正值水稻插秧黃金期。6月10日,在安徽省懷遠縣常墳鎮徐梅村徐郢莊北種糧大戶楊傳法的承包田里,4臺插秧機化身“鐵?!笨v橫馳騁,2輛運苗車穿梭不停,16名新型農民高效協作,一幅現代農業的蓬勃圖景近在眼前。
機械轟鳴中,插秧機勻速前行,嫩綠秧苗整齊栽插、行列如織。與傳統人工插秧相比,機械化作業效率提升百倍——過去農民一天僅能插秧1畝,如今“鐵?!眴稳兆鳂I就超百畝。作業現場,農民們各司其職,有人快速整理秧苗,有人精準操控機械,各個環節無縫銜接,大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顯著降低了人力成本。
科技賦能農業,帶來的改變遠不止提升效率這一個方面。標準化插秧讓秧苗間距精準、疏密均勻,這樣的好處除了能優化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從源頭上抑制雜草生長,更為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創造便利,進而為糧食穩產增收筑牢堅實基礎?!坝辛诉@些‘好幫手’,咱的‘鐵飯碗’端得更穩!”村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從“人拉肩扛”到“智慧農機”,一步步的跨越就是鄉村振興的鮮活注腳。常墳鎮將持續深化農業科技應用,推動更多“智慧農機”扎根田野,以科技之力守護糧食安全,為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杜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