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五河縣申集鎮以“綠書簽”行動為載體,創新融合傳統文化體驗與未成年人保護教育,為青少年打造了一場寓教于樂的節日盛宴。
包粽子活動現場
“先把粽葉折成小碗,再裝滿糯米,最后用繩子輕輕系緊……”申集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以“粽情端午,艾護童心”為主題,前往申集大李小學開展護苗宣傳活動。在大李小學五年級班級內,翠綠的粽葉、雪白的糯米、金黃的蜜棗整齊擺放在桌上,志愿者和學生圍坐成溫馨的“小長桌”,隨后志愿者向學生們耐心地進行包粽子的示范動作,學生們認真模仿,展示出個個自己包的“創意粽”。
制作粽子香包活動現場
在大李小學一年級班級內,志愿者通過趣味講解與生動圖片,為學生們介紹端午節掛香包習俗。隨后分步示范粽子香包制作過程,通過將分散開來的香包折疊、縫制,到成立體造型,再裝入艾葉、棉花,最后線繩纏繞收口裝飾,形態各異的粽子香包誕生。
活動間隙,志愿者不忘向學生們介紹本次活動主題,通過“掃黃打非”案例講解,引導孩子們辨別非法出版物,選擇正版書籍,進一步傳遞綠色閱讀理念,并為學生發放定制的綠書簽卡片。
下一步,申集鎮將繼續以非遺手作與護苗理念深度融合,開展傳統非遺牽手護苗綠書簽活動,以匠心潤童心,融合文化傳承與安全守護,激活非遺生機,共筑未成年人健康文化屏障。(樊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