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社區服務水平,蚌埠市龍子湖區東風街道望山社區積極響應,創新實踐“五民同心”工作模式,通過多渠道聽民聲、多舉措解民憂,扎實推進聽民情、收民意、辦民事、解民憂、聚民心工作,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
統一標識亮身份,架起信任“連心橋”
為打破社區治理中的“陌生屏障”,深化基層黨群關系,望山社區工作者全員身著印有“躬耕萬家·社治同行”字樣的制式工牌與紅馬甲,以專業規范的形象穿梭在社區各個角落。鮮明的身份標識,有效消融了與居民間的距離感,讓“紅馬甲”成為居民眼中可信賴的“知心人”。
入戶走訪察實情,敲開家門更叩開心門
在調研行動中,社區工作者采取“分組包片、精準覆蓋”模式,運用“錯峰走訪+預約上門”工作法。利用早晚、周末等居民居家時段,深入樓棟院落、叩響千家萬戶,以拉家常的親切方式,傾聽群眾真實需求。面對不同群體的生活作息和溝通習慣,社區工作者靈活調整服務策略: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主動提供“床邊問詢”服務,將關懷送到老人身邊;對工作繁忙的年輕人,則送上“民情聯絡卡”,搭建隨時溝通的便捷橋梁,切實將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
廊下座談集民智,方寸之地凝聚共識
望山社區將休閑廣場、籃球場等公共空間打造成基層治理“微陣地”,推出“廊下議事會”。社區工作者邀請居民圍坐交流,把調研融入日常休閑。針對電梯維護、充電樁布局等熱點問題,采用“廊下座談+實地勘察”方式,現場收集訴求、共商對策,讓小空間釋放基層治理大效能。
小板凳話家常,街頭巷尾聽真話
秉持“哪里有群眾,調研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望山社區工作者帶著小板凳深入小區花園、街頭巷尾,以拉家常的方式與居民圍坐交流。輕松的氛圍讓群眾暢所欲言,社區工作者隨聽隨記,將居民訴求轉化為“任務清單”,推動社區治理更貼合實際需求。
閉環推進抓落實,以行踐諾暖民心
望山社區構建“收集—整理—交辦—反饋”閉環機制,對調研問題分類處置,簡單問題現場解決,復雜事項聯動多部門推進。目前,已完成路燈維修、綠化養護等13件民生實事,并通過公告欄、微信群及時公示結果,實現“事事有回應”,獲居民廣泛認可。
自“五民同心”調研開展以來,社區累計辦結路燈修繕等35件民生實事,群眾滿意度達98%,切實做到“民呼我應”。后續,社區將深化調研模式,定期開展“回頭看”,持續優化服務機制,以務實舉措提升治理效能,全力打造幸福宜居家園。(李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