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懷遠縣171萬畝小麥已收割完畢,按照“收獲一塊、打捆一塊、清運一塊”要求,全縣119座標準化秸稈收儲大棚、50座露天堆場正日夜不停地收儲秸稈,為全年秸稈綜合利用儲備生產原料。
在徐圩鄉韓湖村連片麥田內,秸稈打捆機在田塊里來回穿梭,每30秒鐘就“吐出”一個350公斤左右的麥秸捆,而打捆后的秸稈隨即被運往就近的秸稈收儲中心。
“為提升全縣秸稈堆場安全管理工作,縣農業部門成立5個秸稈綜合利用指導組和1個督查組,分片包干到鄉鎮,重點圍繞值守看護、消防配備、車輛管理、秸稈堆放、安全加工等五個方面開展督導?!睉堰h縣農機化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顧清怡介紹。
為了順利完成秸稈收儲目標,懷遠縣建立了完整的秸稈收儲運體系,配套建設169個秸稈堆場,培育經紀人和服務組織120多個,秸稈收儲運人員6000多人,形成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龍頭、經紀人為骨干、市場化運作的秸稈收儲運銷網絡,讓秸稈綜合利用更加高效精準。
“按照‘政府主導、政策引導、產業帶動、市場驅動’原則,對秸稈進行能源化、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大部分小麥秸稈被揉絲加工成飼料銷往全國各地?!鳖櫱邂f,“我們將廣泛開辟秸稈終端利用渠道,讓小麥秸稈從農業廢棄物變成農業資源?!保ㄖx勛章 肖馨雨 楊晨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