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節日氛圍,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固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精心策劃組織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我們的節日·端午”文明實踐活動,將文化傳承、全民閱讀、民俗體驗、非遺保護等元素有機融合,在全縣營造了歡樂祥和、文明進步的節日氛圍,讓傳統佳節煥發時代光彩。
書香浸潤,文化傳承賦新能
固鎮縣創新“閱讀+節慶”模式,以書香涵養節日底蘊。5月24日,固鎮縣圖書館精心策劃舉辦了第七屆“粽情粽意憶屈原”全民閱讀推廣活動?,F場以“以趣促學”的抽獎形式激發大眾詩詞興趣,贈荷傳意彰顯高潔品格,“畫額”儀式傳遞安康祝福;同時“穿越楚國大冒險”解謎游戲更是亮點,知識競答(“朝堂密語”)、親子共讀端午繪本、模擬龍舟競渡(“龍舟賽道”)、動手包粽子(“工坊挑戰”)等環節,將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性深度融合,實現文化傳承與全民閱讀的雙向賦能,為“書香固鎮”注入新動能?;顒硬扇【€上線下同步方式,線上答題互動熱烈,線下通過沉浸式文化體驗與互動閱讀吸引超千名讀者參與。
為進一步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5月28日,由中共固鎮縣委宣傳部(文明辦)、固鎮縣文化旅游體育局、固鎮縣婦女聯合會、固鎮縣檔案館主辦的2025年固鎮縣“粽情詩意 傳承端午”端午詩會精彩上演。朗誦《端午祭屈原》、《龍舟》等原創詩詞,《姥姥的粽子》、《屈原豐碑》等美文分享,深情傳遞家國情懷;京劇《彩蝶飛》等節目演繹,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有機融合,通過經典誦讀彰顯固鎮文藝活力,有力傳遞了文化自信與愛國精神。
童心童趣,傳統根脈植心田
固鎮縣注重面向青少年開展寓教于樂的傳統文化浸潤活動。仲興鎮“妙趣端午,與‘棕’不同”主題活動充滿童趣與文化韻味,在“創意工坊”,孩子們用彩筆在團扇上描繪龍舟、粽子,制作裝有艾草、薰衣草的各式香囊,在動手實踐中感受端午元素與中醫藥智慧。戶外“傳統游戲”區域,古老的投壺競技吸引孩子們踴躍參與,體驗古代雅趣,獲勝者收獲的龍舟拼圖成為“榮譽勛章”。孩子們手持自制團扇、香囊合影留念,鏡頭定格了純真笑容與傳統浸潤的美好瞬間,在幼小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主題活動同樣關注情感連接。活動中,工作人員向幼兒和老人講解端午由來與故事,大家在圍坐交流中捋粽葉、填糯米,包出三角、四角、長條等各式粽子,粽葉飄香間傳遞著溫情與分享的快樂。
民俗實踐,非遺助力鄉村興
固鎮縣深挖本地特色民俗與非遺資源,讓傳統節日在鄉村煥發新活力。楊廟鎮張巷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端午飄香,竹韻船行”主題活動則聚焦非遺賦能,村民們在現場學習編織竹編艾葉小船、制作漆扇等特色非遺項目。這一實踐不僅讓村民親身體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有效增強了對非遺的保護意識,更將端午民俗與本地特色技藝結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仲興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制作蘊含驅邪避疫美好寓意的艾草錘,每一柄小錘都承載著對家人健康的深情祝福,讓傳統習俗在親手實踐中得以傳承。
艾草芬芳沁心脾,文明新風遍固鎮。固鎮縣豐富多彩的端午節主題文明實踐活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主陣地,成功架起了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生活的橋梁,生動詮釋了傳統節日的時代內涵,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創新傳承中綻放持久魅力,為凝聚群眾、服務群眾、培育時代新風提供豐厚的文化滋養。(李旭 徐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