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蚌山區黃莊街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健全機制、創新方法、整合資源等多種舉措,扎實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切實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織密排查網絡,確保矛盾隱患“早發現”
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域排查體系。一方面,聯合社區網格員、村干部、志愿者等基層力量,按照“一格一員、責任到人”的模式,對轄區內婚姻家庭、鄰里關系等重點領域開展常態化“地毯式”排查,確保不留死角。另一方面,建立定期排查與動態排查相結合機制,每周開展一次常規排查,在重大節日、敏感時期等節點,加大排查頻次和力度。同時,開通線上線下多渠道反饋途徑,設立24小時矛盾糾紛舉報熱線,利用社區微信群平臺,鼓勵群眾主動反映矛盾隱患,實現矛盾糾紛信息及時收集、動態更新。
創新調解模式,推動矛盾糾紛“快化解”
推行“多元化+專業化”調解模式。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資源,成立由綜治工作人員,司法所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法律顧問、社區工作者、熱心志愿者等組成的“調解智囊團”,針對不同類型的矛盾糾紛,制定個性化調解方案。對于簡單糾紛,依托社區調解室,由調解員就地化解;復雜疑難糾紛,則啟動“聯調聯動”機制,聯合派出所、檢察院、法院等部門開展聯合調解,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來,成功化解糾紛119起,糾紛平均化解周期縮短40%。
深化普法宣傳,助力源頭預防“強根基”
以法治宣傳教育為抓手,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產生。結合“法律進社區”“法律進學?!钡然顒樱M織普法活動深入基層,通過舉辦法律講座、開展法律咨詢、發放普法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同時,創新宣傳方式,利用短視頻、案例故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以案釋法,引導群眾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識。此外,定期組織“法律明白人”參加培訓,發揮其在矛盾糾紛預防和化解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強化跟蹤回訪,保障調解成效“不反彈”
建立矛盾糾紛調解“回頭看”機制,對已調解成功的糾紛,定期進行回訪,及時了解當事人對調解結果的履行情況和思想動態,防止矛盾糾紛反彈。回訪過程中,耐心傾聽當事人的意見和訴求,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確保調解協議得到有效履行。同時,對回訪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形成工作臺賬,作為檢驗調解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通過跟蹤回訪,不僅鞏固了調解成果,還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對調解工作的信任和滿意度。(敬夢宇)